国际金价冲高至3400美元上方创下逾两周新高,年内涨幅达29.33%
2025年8月8日,亚市早盘,国际金价在避险需求与货币政策转向的共振下一度冲高至3408.71美元/盎司,创下逾两周新高,年内涨幅达29.33%,同比上涨40.38%。这一轮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包括: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疲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在复杂宏观环境中持续凸显,但需警惕贸易局势缓和或政策路径突变带来的调整压力。
二、关键驱动因素:
(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特朗普政府对68国进口商品加征10%-50%关税,将美国平均关税推至百年最高水平。这一政策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推高企业成本并抑制投资意愿。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指出,关税实施将导致供应链重组及美国国内物价上涨,长期通胀预期升温对黄金形成支撑。
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疲软
7月非农新增就业仅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4万人,且前两个月数据被大幅下修25.8万个岗位。失业率回升至4.2%,触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劳动力市场数据修正幅度创历史纪录,直接推动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
(二)货币政策转向的催化作用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若就业市场持续恶化,将支持年内降息超过两次。联邦基金期货显示,市场已定价年内降息75个基点,远超6月点阵图预测的50个基点。9月降息25个基点几成定局,实际利率下行将降低黄金持有成本,提升其相对吸引力。
美联储内部生态变化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因政策分歧提前辞职,特朗普政府通过解职劳工统计局局长、威胁鲍威尔连任等手段施压货币政策。尽管鲍威尔强调“决策独立”,但鸽派阵营已占据多数,政策转向风险加剧市场波动。
(三)地缘政治风险的避险溢价
中东局势持续紧张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对加沙地区实施军事控制,加剧地区冲突风险。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在地缘冲突升级时往往成为资金首选,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虽放缓但仍处高位,95%的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进一步增持黄金。
新兴市场去美元化加速
中国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7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达7396万盎司,较上月增加6万盎司。全球央行购金策略从“增值”转向“防御”,黄金作为货币信用体系的“隐形担保”价值凸显。
(四)市场供需与资金流动
供需基本面支撑
全球矿产金供应稳定,但回收金市场因金价波动影响持有者出售意愿。需求端,黄金ETF持仓量从低位回升,机构客户通过CFTC净多头持仓持续增持,显示长期配置意愿。
技术面与季节性因素
金价在7月触及3250美元/盎司后反弹,8月非农数据公布后突破3400美元。历史规律显示,夏季为黄金消费淡季,但若美联储推迟降息或地缘风险未消退,季节性回调幅度可能收窄至3%-5%。
三、风险与挑战
贸易局势缓和的潜在冲击
若美国对华关税政策阶段性缓和,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可能分流黄金资金至股市,需警惕避险需求下降带来的调整压力。
美联储政策反复性
尽管降息预期升温,但若通胀数据超预期反弹或就业市场展现韧性,美联储可能调整政策路径,引发金价短期波动。
美元指数反弹风险
7月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回落至100关口附近,但若后续数据强化“高利率更久”预期,美元反弹可能压制金价。
四、未来展望与策略建议
短期走势
金价在3400-3500美元/盎司区间面临技术性阻力,需关注7月非农数据修正、中东局势演变及美联储政策信号。若失业率持续回升或地缘冲突升级,金价可能突破关键阻力位。
中长期配置价值
在全球去美元化、地缘风险常态化及央行购金趋势下,黄金作为战略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可关注黄金ETF(如518800)或银行积存金,分批布局以平滑成本。
风险对冲策略
配置10%-15%的黄金矿业股(如山东黄金)以放大弹性,同时利用期权工具对冲短期波动风险。若美元流动性收紧引发市场抛售,可关注美联储降息落地后的反弹机会。
总体来看,2025年黄金市场在宏观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转向及地缘风险的三重驱动下,呈现“避险属性强化”与“政策预期博弈”的双重特征。尽管短期面临贸易局势及政策路径的扰动,但中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投资者需在动态平衡中把握结构性机会,以黄金为锚应对全球市场的“风暴时刻”。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