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遭遇“三重黑天鹅”:关税迷雾消散、地缘缓和与通胀数据压顶,避险资产遭遇史诗级回调
引言
2025年8月11日至12日,国际黄金市场经历了一场戏剧性暴跌。现货黄金价格单日重挫1.6%,期金更以2.5%的跌幅创下近三个月最大单日跌幅,金价自历史高位3534美元/盎司大幅回撤至3340美元/盎司附近。这场突如其来的崩盘,既是对前期非理性上涨的修正,更是多重宏观因素共振的结果。本文将从政策扰动、地缘博弈与数据博弈三大维度,解构黄金本轮暴跌的底层逻辑。
一、政策迷雾消散:特朗普关税“乌龙”引发多头踩踏
关税预期反转:从“狼来了”到“狼走了”
8月9日,市场传闻美国将对特定国家金条加征关税,引发期金单日暴涨4%,创历史新高。但仅48小时后,白宫紧急澄清“黄金关税计划不存在”,特朗普更在社交媒体明确表态“黄金不会成为关税目标”。这一政策反转直接导致:
避险溢价快速消退:前期因贸易战升级预期涌入的投机资金集中撤离;
技术面形成“假突破”:金价冲高后迅速跌破关键支撑位3450美元,触发止损盘。
中美关税休战延长:贸易摩擦降温的连锁反应
美国宣布将中国商品30%关税与中国对美10%关税的“不对称休战”再延长90天。这一动作虽未解决核心矛盾,但短期缓解了市场对“关税螺旋升级”的担忧,黄金作为对冲工具的吸引力进一步被削弱。
二、地缘政治破局:俄乌和谈曙光压制避险需求
阿拉斯加峰会:从“领土让步”到“土地交换”
特朗普与普京定于8月16日会晤,白宫提前释放“乌克兰需做出领土让步”的强硬信号。尽管具体条款尚未明确,但市场已开始计价:
冲突降级预期:若俄乌达成实质性和平协议,黄金的“战争溢价”可能消失;
能源价格联动:地缘风险缓解或推动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间接利空黄金。
全球避险资产重新定价
同期,日元套息交易逆转引发的全球股市波动中,黄金未能延续“避险天堂”角色,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正在修复。
三、通胀数据临考:美联储政策路径悬念再起
CPI与PPI数据成为关键变量
8月12日(北京时间周二晚间)将公布的美国7月CPI数据备受瞩目:
核心CPI预期:市场普遍预测同比增3.0%,环比增0.3%;
数据影响逻辑:若通胀粘性超预期,可能迫使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利好美元并利空黄金;反之则强化9月降息预期。
货币市场降息概率波动
截至8月12日,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概率从90%降至85%,年底降息幅度预期收窄至58个基点。这一微妙变化反映出:
关税政策与通胀的博弈:若特朗普政府后续加征关税导致输入性通胀,美联储可能陷入“保增长”还是“控通胀”的两难。
四、技术面与资金流向:多头溃退的催化剂
关键支撑位失守
金价跌破3400美元/盎司后,触发大量止损盘,加速下行至3340美元附近。这一价位接近2025年5月形成的上升趋势线,若无法快速反弹,可能确认中期顶部。
ETF持仓与投机净多头减少
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量连续三日下降;
CFTC数据显示,对冲基金黄金净多头头寸降至一个月最低水平。
五、后市展望:黄金能否重拾升势?
短期看通胀数据,中期看地缘与政策
若CPI超预期走高:金价或测试3300美元支撑,但降息预期升温可能限制跌幅;
若数据符合预期:市场将聚焦美联储9月点阵图,金价或维持3300-3450美元区间震荡。
长期逻辑未变,但需警惕“衰退交易”反转
黄金长期上涨依赖实际利率下行与地缘动荡,但若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强化,或压缩金价上行空间。
结语
本轮黄金暴跌,本质是前期政策预期错位后的修正,叠加地缘缓和与通胀数据临考的共同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3300美元/盎司附近或是短期博弈的关键节点,但真正的趋势性机会需等待美联储政策路径明朗化。在宏观不确定性高企的2025年,黄金仍将是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但波动率放大或成新常态。
长江有色金属网编辑
2025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