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三箭齐发"!工信部新车目录揭示固态电池量产新纪元
长江有色金属网8月14日讯,据工信部8月9日发布的第39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引发行业关注。苏州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陶能源")凭借三款配套车型强势入围,成为本批公告最大技术亮点。这家固态电池领域头部企业,正以"锰基+铁锂"双路线并行的技术策略,加速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
技术突破:锰基半固态电池首登工信部目录
在公示的65款新车中,上汽名爵MG4(型号CSA7004MBEV4)尤为瞩目。该车型搭载清陶能源自主研发的锰基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单体由苏州清陶动力科技提供,总成集成于南京汽车集团。这款纯电动轿车以4395mm车长、2750mm轴距的紧凑级尺寸,实现了160km/h的最高车速,电机峰值功率达120kW,配备博世ESP9.3系统及EDR黑匣子,可选装ETC与360°影像系统。
市场覆盖:从乘用车到商用车全场景渗透
清陶能源的技术布局呈现"两端突破"特征:在乘用车领域,除名爵MG4外,其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已配套智己L6四驱版"光年固态电池"车型;在商用车领域,南京依维柯聚星(NJ6500FBEV512)与北汽福田祥菱U7(BJ5033XXYEV02)均采用清陶铁锂方案。其中福田祥菱U7作为纯电厢式货车,货箱内长2800mm,额定载质量达1445kg,电机峰值功率100kW,适配城市物流场景需求。
行业影响:半固态电池量产进程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清陶能源已构建起"材料-单体-总成"全产业链能力。此次三款车型公示,标志着其半固态电池技术通过车规级严苛验证,进入规模化装机阶段。据披露,清陶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突破368Wh/kg,第二代400Wh/kg产品预计2026年量产,技术指标直指全固态电池门槛。
政策东风:新能源技术路线多元化
工信部此次公告释放明确信号:在鼓励三元锂电发展的同时,支持锰基、铁锂等多元技术路线并行。清陶能源的快速崛起,恰逢新能源补贴退坡后市场驱动转型期,其"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半固态解决方案,有望破解行业续航焦虑与成本困局。
未来展望:固态电池商业化临界点临近
随着清陶能源与上汽、北汽、南京汽车等头部车企深度绑定,固态电池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业内预测,2025-2027年将成为半固态电池集中爆发期,而清陶能源凭借先发优势,或将在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长江有色金属网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