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149家储能企业共筑行业自律防线:反内卷共识能否重塑产业生态?

2025-08-14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huangzw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8月13日正式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截至目前已有149家产业链企业响应,覆盖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全技术路线及系统集成、装备制造等关键环节。这一覆盖率达行业头部企业九成的联合行动,标志着我国储能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转折。 

倡议明确提出建立以技术、服务、履约能力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倡导企业基于成本评估合理报价,反对低于成本的无序竞争。数据显示,2024年锂电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同比下降47.82%,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29.94%,行业平均利润率已压缩至不足5%。部分企业为争夺订单,甚至采用B级电芯替代A级产品,导致安全隐患加剧。此次倡议特别强调“防范劣币驱逐良币”,要求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杜绝虚假承诺与恶意低价行为,为行业重建信任基础提供制度框架。 

政策层面与产业界的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占全球总量超40%,但高速扩张背后暴露出专利纠纷频发、标准体系滞后等问题。此次倡议提出推动建立覆盖设计、施工、验收的全链条标准,与五部委近期联合开展的安全整顿形成呼应。行业专家指出,通过行业协会引导技术路线优化、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有望破解“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龙头企业已率先行动,海辰储能通过发布1175Ah长时储能电池及模块化系统架构,将产品循环寿命提升至12000次,以技术突破对冲价格压力。远景储能则联合产业链建立安全测试标准,其火烧测试数据成为行业新标杆。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倡议》实施细则落地,具备专利储备与规模化制造能力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依赖低价竞争的中小企业或将加速整合。 

当前全球储能市场竞争加剧,中东项目中标价已跌至7.5美分/Wh,倒逼国内企业加速出海与技术升级。行业共识的凝聚为构建“中国标准”赢得主动权,但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协调国内国际双市场,仍是考验产业韧性的长期课题。

【信息综合自网络,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