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价下跌100元!“金九”旺季落空,供需博弈下新兴需求能否破局?
2025年9月30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报183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元,月度累计跌幅1.6%。此前市场期待的“金九”行情并未出现,价格在17800-19000元/吨区间持续震荡,反映出供需弱平衡格局的僵持。
需求端:传统市场萎缩,新兴需求 “接棒” 滞后
作为镁消费的核心支柱,汽车行业呈现明显分化态势。尽管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单车镁用量已从 2020 年的 15kg 提升至 2025 年的 25kg,全球镁合金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 20%,但短期订单释放节奏不及预期。8 月新能源汽车镁合金采购量环比下降 12%,尚未能完全对冲传统需求的下滑压力。
传统应用领域的疲软更为显著:钢铁脱硫、海绵钛等行业需求同比分别下滑 18% 和 32%,而 3C 电子产品旺季备货高峰已过,短期需求支撑不足。这种 “新兴增量未落地、传统存量在收缩” 的供需错配,成为此次价格回调的核心诱因。
供应端:环保常态化下,龙头产能释放稳价
供应端并未出现大幅扩张,但产业结构正在重塑。中央环保督察对陕西、内蒙古等主产区的常态化检查,推动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5% 左右,中小产能加速退出市场。与此同时,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产能稳定释放:宝武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夯实供应能力,云海金属、宁夏银星能源等企业借助超低排放改造规避环保限制,市场供应整体保持平稳,未因短期价格波动出现恐慌性减产。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原材料库存仍处于低位,这为后续价格反弹保留了支撑力,此次下跌更偏向短期情绪主导的调整。
外部压力:出口成本上升与替代材料冲击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使镁产品出口成本增加 12 欧元 / 吨,削弱了国内镁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部分出口订单转向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同时,碳纤维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渗透率提升,也对镁合金的市场份额形成挤压,进一步加剧短期价格压力。
后市展望:旺季收尾后,新兴需求成关键变量
短期来看,随着 “金九银十” 传统旺季落幕,镁价可能维持震荡格局。但若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排产如预期增长 35%,叠加电动自行车新规落地带来的 10 万吨新增需求,价格有望获得支撑。
长期而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突破(预计 2024-2027 年全球机器人领域镁需求 CAGR 达 34%),将为镁行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