锗价跌破15200元!军工订单暴增300%为何救不了“战略金属”?
2025年5月7日,长江综合锗均价报15200元/千克,单日下跌100元。这一轮看似“技术性回调”的行情背后,实为隐性库存抛售、替代材料冲击与主力资金撤退的共振效应。作为红外光学、光纤通信、军工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金属,锗价的持续下探折射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深层矛盾。
一、价格崩塌的导火索:隐性库存“踩踏式出逃”
冶炼厂突击抛售
江西某锗业公司单日抛售30吨现货库存,导致港口库存周转周期从7天拉长至14天,市场陷入“越跌越抛”的恶性循环。云南临沧矿因品位降至0.003%,提纯成本突破8000元/吨,倒逼企业加速库存去化。
资金链断裂风险
驰宏锌锗、云南锗业等龙头企业融资余额较年初下降12.6%,部分中小型冶炼厂因银行收紧信贷被迫低价抛货。
进口资源冲击
刚果(金)低成本锗矿5月到港量环比激增40%,到岸价低至14300元/吨,进一步挤压国产锗生存空间。
二、结构性矛盾:军工需求激增难抵传统领域坍塌
军工赛道成“唯一亮点”
美军定向能武器升级计划新增8吨锗透镜订单,星链卫星锗基太阳能电池用量提升至1.8公斤/颗,全年航天领域消耗量突破25吨。
云南锗业红外光学模组获军工认证,产品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但该板块仅占公司营收的18%,难以对冲整体颓势。
传统需求“断崖式萎缩”
全球5G基站建设进度放缓,磷化铟芯片订单量同比下降22%,消费电子焊料需求同比下滑15%。
光纤用四氯化锗采购量环比减少18%,投机性库存削减加剧市场抛压。
三、资本暗战:主力资金撤退与产业资本抄底
主力资金净流出加剧
锗镓概念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28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达1.14亿元,云南锗业、驰宏锌锗遭机构减持超3亿元。
产业资本逆势布局
紫金矿业通过收购刚果(金)钴锗伴生矿锁定20年开采权,资源自给率提升至35%;湖南黄金斥资5.6亿元扩建再生锗生产线,瞄准军工废料回收市场。
四、未来变局:技术替代“灰犀牛”与政策托底博弈
砷化镓材料的致命冲击
中科院研发的砷化镓/石墨烯复合衬底转换效率突破23%,成本较锗基产品降低18%,已获华为、隆基等企业量产订单。
政策托底效应显现
《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发展规划》要求2025年锗材料国产化率超90%,工信部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大直径锗单晶制备技术攻关。
供需再平衡窗口
Fastmarkets预测2025年全球锗缺口将收窄至8吨,2026年或重现2吨短缺,价格中枢有望回升至16500元/千克。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