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钨丝替代潮来袭!硬质合金+新能源双引擎,钨价能否突破40万大关?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7月16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收387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00元/吨。这一走势背后,是硬质合金需求复苏与环保限产政策收紧的双重推动。
一、钨粉上涨的三大核心驱动
1.硬质合金需求爆发,下游订单激增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6月硬质合金刀具产量环比增长12%,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趋势。作为钨粉的主要下游应用(占消费量60%),硬质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领域的需求复苏直接拉动钨价。某头部硬质合金厂商透露:“近期收到大量高端数控刀具订单,钨粉采购量同比增加20%。”
2.环保政策收紧,矿山开采成本上升
根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最新文件,2025年7月起对钨矿开采实施更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部分中小矿山因环保改造停产。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钨精矿产量同比下降8%,而全球钨库存已降至近三年低位(伦敦期钨库存仅1500吨)。供应收紧直接推高现货价格。
3.光伏钨丝替代加速,新兴需求崛起
光伏行业对传统碳钢金刚线的替代进入快车道。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5年钨丝母线在光伏切片中的渗透率已达35%,每GW光伏组件需用钨丝约8吨。技术突破(如某企业宣称的钨丝断线率降低50%)进一步扩大需求,形成钨价新支撑点。
二、未来走势:短期看涨,长期面临替代风险
1.短期(1-3个月):供需紧张支撑价格上行
需求端:航空航天领域订单增长(2025年民航飞机交付量预计增长18%),硬质合金模具需求同步提升;
供应端:湖南、江西等主产区环保督察趋严,钨精矿开采成本预计增加15%-20%。
高盛预测,若供应短缺持续,2025年三季度钨粉价格可能突破40万元/吨。
2.长期(1年以上):新材料替代效应显现
技术替代:日本住友电工已开发出钨基复合材料,在保持硬度的同时降低30%钨用量;
政策压力: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将钨列为战略物资,可能限制出口并推动再生钨发展。
世界钨业协会警告,若再生钨技术普及率超过40%,原生钨需求可能在未来五年下降25%。
三、关键变量:地缘政治与回收技术突破
1.中非钨矿合作进展
刚果(金)政府7月宣布与中资企业合作开发世界最大钨矿——卡莫亚-卡萨拉钨矿,若2026年投产,可能缓解全球供应紧张,但短期内难以影响价格。
2.钨回收技术突破
目前全球钨回收率仅22%,若汽车催化剂、硬质合金回收技术突破(如某初创企业宣称的90%回收率),可能大幅削弱原生矿需求。
后市建议
短期:若钨粉价格有效突破39万元/吨关口,可能引发新一轮上涨;
长期:需警惕硬质合金领域新材料替代进度,若钨基复合材料成本降至传统产品80%以下,钨价可能承压。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