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镝价单日暴跌超2万!新能源汽车“刹车”+进口矿冲击,稀土永磁遭遇“黑天鹅”?

2025-07-22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yangxf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7月22日,长江综合金属镝均价报203万元/吨,单日暴跌2.25万元/吨;氧化镝均价报167万元/吨,下跌1.25万元/吨。这一跌幅引发市场对稀土永磁板块估值的全面重估。结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进口矿冲击及龙头企业动态,本文深度解析镝价“自由落体”背后的产业逻辑。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首降,风电订单增速收窄

镝作为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核心添加元素,其需求与新能源、风电等高端制造领域高度绑定。然而,近期需求端释放多重利空信号:

​​▶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转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分别下降2.1%和3.2%,结束此前连续12个月的高增长态势。某龙头磁材企业采购负责人透露,6月以来,新能源汽车电机订单增速较一季度收窄15%,部分中小型企业库存周期升至8周以上,补库意愿降至冰点。

​​▶风电领域需求“退潮”:风电抢装潮结束后,2025年二季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环比下降22%,导致镝铁合金在直驱永磁风机中的用量减少。广晟有色内部文件显示,其风电领域镝消费量从Q1的120吨/月降至Q2的90吨/月,降幅达25%。

​​▶消费电子“按需采购”: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但小米、OPPO等厂商对高端磁材价格敏感度提升,采购策略从“囤货”转向“按单生产”,进一步削弱镝需求弹性。

供应端:缅甸矿“偷运”激增,国内配额宽松

​​▶缅甸矿“灰色通道”重启:尽管缅甸佤邦地区复产延至6月下旬,但市场传闻部分矿商通过“蚂蚁搬家”方式偷运稀土矿入境。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6月缅甸稀土化合物进口量环比激增30%,其中氧化镝占比达12%,直接冲击国内市场。

​​▶国内配额“放水”:2025年第二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长8%,广晟有色、中国稀土等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盛新锂能下属子公司万弘高新年处理废旧磁性材料产能达6000吨,可回收氧化镝超200吨,进一步加剧供应宽松。

​​▶再生稀土“暗流涌动”:环保督察趋严导致部分再生稀土产能受限,但北方稀土通过“液碱-盐酸”循环工艺降低成本,其再生镝产量较年初增长18%,对原生镝市场形成替代压力。

成本端:矿价下跌+辅料降价,冶炼厂“倒挂”风险解除

​​▶中重稀土矿“跳水”:7月22日,离子型稀土矿均价报19.2万元/吨,较月初下跌3.5%。缅甸42%品位镨钕矿到岸价跌至5.5万美元/吨,较6月高点回落10%,直接推低国内镝精矿成本。

​​▶辅料价格“自由落体”:液碱价格从年初的1200元/吨跌至700元/吨,盐酸价格从350元/吨跌至220元/吨,导致稀土冶炼完全成本线从18.5万元/吨降至16.8万元/吨。北方稀土内部测算显示,当前氧化镝生产成本仅16.2万元/吨,较市场价低3%,冶炼厂“倒挂”风险彻底解除。

龙头企业“博弈”:广晟有色逆势扩产,北方稀土“锁价”自救

​​▶广晟有色“逆周期扩张”:公司宣布投资15亿元扩建年处理3万吨稀土废料综合回收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可新增氧化镝产能500吨/年。其董秘表示:“镝价下跌正是低成本扩张良机,项目IRR仍超20%。”

​​▶北方稀土“锁价自救”:与特斯拉、优必选等机器人企业签订3年长单,约定氧化镝价格不低于170万元/吨。同时,通过“期货套保+现货库存”对冲风险,其Q2衍生品投资收益达2.3亿元,部分对冲镝价下跌损失。

​​▶盛新锂能“转向再生”:暂停原生镝生产,将60%产能切换至再生镝,利用废旧磁材成本优势(较原生矿低15%)抢占市场份额。

后市展望:短期“超跌反弹”可期,长期“成本定价”主导

短期(1-3个月):若新能源汽车产销在Q3回暖(预计环比增10%),叠加广晟有色检修减产(预计影响氧化镝供应200吨),价格或反弹至175万元/吨。但需警惕缅甸矿“偷运”持续冲击。

长期(1年以上):随着工信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落地,国内稀土资源自给率提升至90%,镝价将逐步回归“成本定价”逻辑。北方稀土测算,2026年氧化镝合理价格中枢应在180万-190万元/吨,当前价位已接近底部。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