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报收1860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连续第四个交易日维持横盘震荡,镁市场呈现出罕见的“静默期”。
一、政策收紧:环保督查与产能调控双管齐下
根据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镁行业新增产能被严格限制,陕西、山西等主产区关停高能耗产线12条,2025年上半年原镁产量同比下降2.19%。与此同时,环保督查力度空前,辽宁营口等地通过在线监测、工况法传感器等手段,对镁制品企业实施24小时可视化监控,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组合拳下,市场现货库存创年内新低,陕西地区镁锭库存较6月底下降15%,供应端收紧成为价格企稳的直接推手。
二、需求分化:传统领域疲软,新兴赛道崛起
尽管房地产、基建等传统领域对镁的需求增长乏力,但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消费电子等新兴赛道正成为核心驱动力:
新能源汽车:2025年全球单车镁用量跃升至8.2kg,比亚迪海豹、特斯拉Model Q等热销车型已大规模采用镁合金电池包壳体、电机支架。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汽车领域镁需求将达38.5万吨,同比增长28.1%。
低空经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单架需镁合金约200kg,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突破34万吨,市场规模达720亿元。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企业订单激增,直接拉动高端镁材需求。
消费电子:华为Mate X6、三星Galaxy Z Fold7等旗舰机型铰链采用0.3mm超薄镁合金部件,强度较铝合金提升40%。
三、成本支撑:原料涨价与碳关税压力
2025年Q1国内动力煤价格同比上涨12%,叠加稀土合金化元素(钇、镝)价格攀升,推动镁合金生产成本增加。陕西地区镁企综合成本已突破16000元/吨,成本支撑线成为镁价难以下行的关键因素。此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实施,镁合金出口成本预计增加12%-18%,倒逼企业通过绿电采购、碳足迹认证等方式对冲风险。
四、市场情绪:观望与刚需的微妙平衡
尽管镁价连续四日持平,但市场情绪并不平静。一方面,买方多以观望为主,期待政策或需求端出现新的变量;另一方面,个别镁厂计划停产检修,现货供应缩减,刚需采购对市场起到良性支撑。这种“供需弱平衡”状态,使得镁价在短期内难以突破现有区间。
五、未来展望:短期震荡与中长期千亿机遇
分析师指出,2025年镁价波动区间或扩大至17500-19500元/吨,但中长期需求增长潜力巨大。技术升级方面,陕西、山西新增25条智能化产线,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能耗;地缘博弈层面,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若扩大出口,可能短期压制涨幅,但中国“资源+技术+市场”优势仍主导全球格局。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