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撑起“虚高”行情?美通胀高企、国内“弱需求“同频施压,沪铜震荡下探
期货行情:
——9月29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2380元/吨,跌280元;升水为130元/吨,跌10元;A00铝锭报20690元/吨,跌80元;贴水报5元;1#锌报21530元/吨,跌350元;0#锌报21630元/吨,跌350元;1#铅锭报16950元/吨,跌175元;1#镍报122100元/吨,跌700元;1#锡报271250元/吨,跌2500元;
近期有色金属市场可谓“风起云涌”——美联储降息路径成谜、特朗普关税阴云未散、印尼矿难推高铜价,而国内政策红利与消费疲软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从宏观到微观,拆解铜、铝、锌、铅、锡、镍六大金属的价格逻辑,带你看懂这场“多空博弈”背后的真相。
宏观:通胀与降息的“拉锯战”
9月26日美国PCE数据“中规中矩”:整体年率2.7%、核心2.9%均符预期,消费者支出环比增0.6%超预测。这组数据像“稳定剂”般巩固了市场对年底两次25基点降息的共识。但鲍威尔罗德岛讲话突然转向就业风险,叠加美国政府或因资金耗尽于10月1日关门,非农数据可能推迟发布,让降息路径更添迷雾。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宣布10月1日起对建材等加征高额关税,贸易不确定性加剧市场避险情绪,美元多头“借势反扑”,金属价格普遍承压。
铜:矿难撑起“虚高”行情?
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因矿难停产,机构集体下调2025-2026年供应预期,伦敦铜价冲至15个月新高,沪铜亦达6个月高点。但人民币兑美元或创两个月最大单周跌幅,美元计价铜对中国买家成本激增。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虽降6.6%,洋山铜溢价却维持在53美元/吨的月内低位,进口需求疲态尽显。国庆长假将至,现货升水承压,冶炼厂反馈“大户采购、小户观望”,短期沪铜或震荡下探,参考81500-82650元/吨。
铝:政策红利难抵库存压力
国内八部门《有色金属稳增长方案》力推铜铝锂资源开发,叠加货币政策宽松,本应支撑铝价。但上期所仓单库存连增14周创年新高,国庆长假前出货商急于变现,贴水货源充裕,下游补货难抵库存压力。技术面看,铝价或跌破20550-20850元/吨区间,需警惕“政策热、市场冷”的背离风险。
锌:精炼放量遇上“消费淡季”
国内精炼锌产量持续放量,上期所库存创年新高,而镀锌板出口因房地产疲软及关税影响走弱,过剩压力不减。超强台风“桦伽沙”更令珠三角消费萎缩,锌锭累库预期强化。技术面支撑虽在2.15万元/吨,但基本面疲软或推动锌价大跌。
铅:供应收缩对冲消费回暖
原生铅因矿端紧张、四季度供需维持紧平衡,湖南云南部分冶炼厂已减产。需求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推动车型迭代,储能板块提供稳定支撑,国庆前备货去库形成低库存支撑。但短期避险情绪浓厚,铅价或小跌至16800-17180元/吨,建议短线区间操作。
锡:新质需求难敌传统疲软
全球锡矿依赖东南亚与南美,缅甸复产增量未显,矿端供应弹性受限。需求端服务器、智能汽车电子“新质需求”虽旺,但镀锡板等传统用途饱和,国庆前现货交投清淡,锡价或震荡寻底至270500-274650元/吨。
镍:过剩格局压制反弹空间
精炼镍全球过剩,中国印尼新项目投产推高产量,印尼RKAB审批与环保政策成供应变量。不锈钢“金九银十”支撑镍铁需求,但磷酸铁锂电池侵蚀三元电池份额,硫酸镍需求增速受抑。宏观面避险情绪叠加累库压力,镍价或下行至120600-121750元/吨。
结语:谨慎为上,勿追涨杀跌
当前金属市场多空交织,政策红利与消费疲软并存,贸易不确定性加剧波动。投资者需紧盯美国非农数据、政府关门风险及国内政策落地效果,避免盲目追涨杀跌。记住:市场永远在“预期差”中前行,谨慎方能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均源自公开数据,分析基于当前市场动态,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