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装机激增难掩过剩压力 多晶硅期货冲高回落折射市场分歧
5月23日早盘,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2507延续涨势,涨幅初级2%,但市场情绪与基本面明显背离。尽管4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45.22GW,同比激增214.68%,但下游硅片、电池片企业受库存高企及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仍以刚需采购为主,对高价硅料接受度低迷。这一矛盾折射出新能源产业链从“抢装潮”向“理性博弈”的深层转变。
需求端:装机数据亮眼与采购策略保守并存
4月光伏装机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分布式项目贡献超六成增量,山东、江苏单省装机突破1.7GW。然而,下游企业对多晶硅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当前N型复投料报价37.5万元/吨,较3月高点下跌12%,但硅片企业仍以“小批量补库”为主,单月采购量环比下降15%。库存数据显示,硅片环节库存增至19.44GW,相当于30天用量,部分企业为降低风险,将原料安全库存压缩至5天以下。
供应端:产能过剩与成本支撑形成拉锯
多晶硅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持续,当前月度产量约9.4万吨,而硅片排产仅55GW,供需缺口约2.3万吨的乐观预期,被25万吨的厂库库存大幅稀释。尽管价格逼近35000元/吨的现金成本线,但丰水期电价下调使西南地区新产能复产加速,5月计划投产的20万吨产能或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头部企业通过工艺优化将综合电耗降至55kWh/kg,较2024年下降18%,成本支撑位下移至32000-33000元/吨。
价格博弈:期货市场成风险对冲主战场
期货市场呈现“近强远弱”格局,主力合约2507持仓量增至8.7万手,较交割月合约PS2506高出40%。产业客户通过跨期套利锁定利润,例如买入PS2506同时卖出PS2507,价差扩大至-250元/吨时触发套利交易。投机资金则聚焦政策预期,国家能源局《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行动》提出2025年新能源消纳保障目标,但市场对政策落地节奏存疑,导致盘面波动率攀升至35%的历史高位。
后市展望:结构性机会与长期隐忧交织
短期多晶硅价格或围绕35500-37500元/吨区间震荡,上方受复产预期压制,下方受成本支撑。若5月硅片企业库存降至15GW以下,可能触发阶段性反弹,但全年过剩格局难改。投资者需关注两大信号:1)N型技术渗透率提升对致密料需求的拉动;2)海外市场(如中东)对高纯度多晶硅的进口增量。产业端建议优化库存管理,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总结:从“装机狂欢”到“价值重估”的阵痛期
光伏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阵痛。多晶硅期货的剧烈波动,本质上是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映射。当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唯有具备成本优势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方能在洗牌中占据先机。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短期情绪扰动,聚焦产业长期价值锚点。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