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刚果(金)钴配额落地!中资占比超 6 成,供需大逆转催生钴价上行周期

2025-10-13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yangxf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根据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ARECOMS)正式公布钴出口配额细节,标志着该国自 2 月起实施的 8 个月出口禁令将在 10 月 16 日正式切换为配额管控模式。洛阳钼业、嘉能可、欧亚资源以 35.9%、27.3%、21.6% 的占比稳居配额前三,中色集团、盛屯矿业等中资企业合计获得超 60% 配额,凸显中国企业在全球钴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伴随出口量较 2024 年缩减超 10 万吨,全球钴市将从 7 万吨过剩骤转为 3 万吨短缺,机构预测钴价中枢有望突破 35 万元 / 吨。​

配额分配:洛钼领跑,中资企业成最大赢家​

此次配额明确 2026-2027 年年度出口总量均为 9.66 万吨,其中 8.7 万吨为基础配额,0.96 万吨为国家战略配额。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洛阳钼业成为最大受益者:2025 年剩余 3 个月获 6500 吨配额(占同期总量 35.9%),2026 年配额将达 3.12 万吨,占全年基础配额的 36%。即便如此,该配额仅相当于其 2024 年 11.4 万吨产量的 27%,显示行业供给收缩力度超预期。​

中资企业整体表现亮眼:除洛钼外,中色集团、盛屯矿业、华友钴业、北方矿业等合计获得约 25% 配额,中资阵营总占比超 60%。相比之下,嘉能可 2026 年配额约 1.88 万吨,欧亚资源约 1 万吨,国际矿业巨头份额显著低于中资企业。ARECOMS 主席帕特里克・卢阿贝亚透露,配额分配以 2022-2024 年出口数据为基准,未覆盖年产量低于 100 吨的小企业及新建矿企。​

供给收缩:出口减量超 10 万吨,全球供应链承压​

作为全球钴供应 “压舱石”,刚果(金)2024 年产量 22 万吨,占全球 76%,此次配额制直接将出口量压缩至年产量的 44%。按 2024 年 27 万吨全球供给测算,2026 年出口减量将超 10 万吨,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 37%。​

中国市场受冲击最为直接:2024 年中国钴进口量 62 万吨,其中 98.6% 来自刚果(金)。当前国内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且配额商品从发货到到港需 3 个月周期,四季度 “原料荒” 已成定局。洛阳钼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通过 “以量换价” 平衡配额影响,后续计划争取更多战略配额。​

供需逆转:从过剩 7 万吨到短缺 3 万吨,钴价开启上行通道​

配额制彻底改写全球钴市格局:2024 年市场尚过剩 7 万吨,而 2026 年将出现 3 万吨短缺,2027 年缺口或扩大至 4.1 万吨。需求端的强劲增长进一步放大供给缺口:国内新能源车 “金九银十” 旺季带动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回升至 41%,3C 数码需求同比增长 15%,双重共振下钴消费持续放量。​

机构已集体上调钴价预期:中信证券指出,配额制将推动钴价进入 “政策强约束” 上升通道,预计年内突破 40 万元 / 吨;华泰证券更预测 2026-2027 年钴价中枢将稳定在 35 万元 / 吨以上,堪比 2018 年的历史强周期。民生证券提醒,尽管印尼 MHP 项目产能释放或缓解部分压力,但刚果(金)占全球 75% 的供给集中度,使其政策成为价格主导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刚果(金)政府保留配额动态调整权,将根据国内冶炼业发展及市场平衡情况季度微调,未来 “配额向深加工企业倾斜” 或成新趋势。这意味着拥有海外冶炼产能的中资企业,可能在后续配额竞争中获得优势。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