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价再破关键位!供需缺口未消,消费电子 + 动力电池双需求能否续力?
10 月 10 日国内钴市场延续强势上涨态势,长江现货 1# 钴均价报 355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 4000 元。这一价格已接近华泰证券预测的 2026-2027 年钴价 35 万元 / 吨以上中枢水平,显示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
从市场流动性来看,当日钴现货市场呈现 “量价齐升” 特征,贸易商报价积极性显著提高,主流成交区间较前一日上移 3000-5000 元 / 吨,部分下游企业因原料库存不足加速补库,推动实际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 20% 以上。
上涨驱动:供需两端三重共振引爆行情
1.刚果(金)供应缺口持续发酵
作为全球 75% 以上钴资源的供应国,刚果(金)此前实施的出口禁令虽已于 9 月 22 日到期,但供应链恢复缓慢超出市场预期。据行业测算,禁令累计影响全球 6.7 万吨钴供应,占全年总供应量的 23%。目前当地中小型矿山复工率不足 60%,而出口清关流程仍存在延迟,导致 10 月国内钴原料到港量同比下降 35%,供应端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
2.下游需求迎来 “双轮驱动” 爆发
消费电子与动力电池需求的同步增长成为核心拉动力。一方面,AI 设备带电量提升与消费电子换机潮叠加,推动钴酸锂需求爆发,厦钨新能等龙头企业上半年钴酸锂出货量同比增幅达 57%,全球市占率超 50%;另一方面,三元锂电渗透率触底回升,国内动力电池企业 9 月钴酸锂采购量环比增长 18%,双重需求共振下,下游库存周期已从去库转向补库。
3.产业链惜售情绪推波助澜
受益于钴价持续上涨,国内钴企库存升值效应显著。中信证券指出,钴价上涨将带动计价系数同步提升,叠加库存增值收益,钴企利润弹性已超出市场预期。这种盈利预期引发产业链惜售情绪,部分冶炼企业暂停对外报价,贸易商囤货待涨,进一步放大现货市场的供需矛盾。
市场观察:政策与技术构建长期支撑
从政策端看,国内八部门联合实施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落地见效,重点聚焦钴等关键矿产的勘探开发,但低品位资源开发技术突破尚需时间,短期难以缓解供应压力。再生钴领域虽有进展,2025 年退役动力电池预计释放 3 万吨钴金属量,但 90% 以上的综合利用率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短期内对原生钴的替代作用有限。
技术面显示,长江现货 1# 钴价已突破 35 万元 / 吨关键阻力位,下一目标位直指 38 万元 / 吨。从产业链传导来看,钴价上涨已顺利向下游传递,厦钨新能等正极企业通过产品提价消化成本压力,而终端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因需求刚性,对涨价的接受度超出预期。
后市展望:短期强势难改,长期上行趋势确立
短期来看,10-12 月消费电子旺季将持续拉动钴需求,而刚果(金)供应恢复滞后问题难以快速解决,预计钴价将维持 35-38 万元 / 吨的高位震荡,若出现极端天气影响运输,不排除突破 40 万元 / 吨的可能性。
长期而言,钴价上行周期已明确确立。机构预测,2025-2027 年钴价将进入持续上行通道,中枢有望稳定在 35 万元 / 吨以上。核心逻辑在于:全球钴需求增速(2025 年预计 3%)持续跑赢供应增速(6%),叠加固态电池产业化带来的增量需求,供需缺口将逐年扩大。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