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铁价格坚挺于25.3万元/吨,供需紧平衡支撑后市看涨预期
7月25日(周五),长江有色金属数据显示,长江综合的钼铁FeMo60价格报252000-254000元/吨,均价报253000元/吨,持平;另据市场报道,河南钼精矿价格自2025年4月启动涨价行情以来,累计涨幅超23.2%。在7月24日当天,当地钼精矿报价达4006元/吨度,相较于年内低点3245元/吨度上涨23.5%,钼铁价格同步攀升较年内上涨23.9%。资本市场同步反应,金钼股份强势涨停,洛阳钼业、国城矿业分别拉升4.44%和4.89%,市场对钼价上行预期持续发酵。
一、价格驱动:供给刚性遇需求扩张,结构性短缺凸显
供给端:国内产能增长乏力,全球资源集中度高
国内钼矿新增产能有限,现有矿山开采周期较长,且环保政策趋严进一步限制扩产空间。
全球钼资源高度集中于中国(占比超40%)、智利、美国等国,海外增量项目推进缓慢,难以快速补充供给。
需求端:高端制造与战略领域需求爆发
军工与航空航天:钼的高温强度、耐腐蚀性使其成为航空发动机、火箭喷嘴等关键部件的必需材料,地缘政治紧张推动军工订单增长。
新能源与电子:CPU/GPU散热片、风电齿轮、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等领域需求激增,5G基站建设及半导体国产化加速进一步拉动消费。
二、市场特征:钼精矿与钼铁价格联动加强,资本布局升温
钼精矿与钼铁价格共振:钼精矿与钼铁价格联动上涨,下游钢厂采购积极性提升,但高价抑制部分低端需求,市场呈现“量缩价涨”特征。
资本市场抢跑:钼资源股受业绩预期驱动集体走强,金钼股份作为国内钼业龙头,受益于自有矿山资源,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三、后市展望:供需缺口或延续,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短期(1-2季度):
利多因素:传统基建项目开工旺季(如管道、桥梁建设)叠加新能源订单释放,需求端支撑较强;海外钼矿供给弹性不足,进口依赖度或维持高位。
利空因素:高价或加速废钼回收利用,部分替代原生钼需求;全球经济复苏节奏若放缓,可能抑制工业用钼增量。
中长期(1-3年):
供需缺口扩大: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高端制造业升级,钼作为关键战略金属,需求增速(预计年均5%-8%)或持续超越供给增速(2%-3%)。
资源争夺加剧:各国对钼等小金属的战略储备意识提升,可能通过政策限制出口,进一步推高全球钼价。
四、风险提示
海外钼矿项目投产进度超预期;
废钼回收技术突破导致替代效应增强;
全球经济衰退引发工业需求萎缩。
结论:钼金属凭借其不可替代的物理特性及战略价值,在供需紧平衡背景下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投资者可关注钼资源龙头企业的产能扩张进度及下游高端制造领域的需求释放节奏,把握结构性机会。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