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走势回顾:冲高回落,盘面震荡加剧
7月1日,主力2509合约大幅下跌4.31%,收于7765元/吨,成交量达123.03万手,持仓量前20席位呈现净空格局,差额头寸为36729手,显示市场情绪偏空。7月2日,价格继续下挫,主力合约跌幅达4.13%,报7780.0元/吨。7月3日,盘面高开后跳水,截至10:00,主力合约报7990元/吨,持仓量增至39.36万手,市场分歧加大。
供给端:西南复产与西北减产并存,产量环比下行
西南地区:随着丰水期电价下调,云南保山、德宏等地硅厂陆续复产,预计中旬复产规模将超过25台。保山产区电价预计降至0.3元/度,成本优势推动企业复产意愿。
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等主产区大厂临时减少开炉数,导致工业硅周度产量环比下行。东部产区开工炉数从48台降至22台,减产26台,复产时间尚不明确。
产量变化:尽管西南地区复产推进,但西北减产幅度更大,整体供给呈现收缩态势。
需求端:光伏产业链低迷,有机硅需求疲软
光伏产业链:
价格与库存: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下跌,6月均价跌至10.5元/平方米,低于多数企业现金成本。行业库存天数达31-32天,处于高位。
减产动态:头部企业计划7月减产15%-20%,实际执行比例仍存不确定性。
需求影响:终端组件需求低迷,抢装潮后需求骤降,对工业硅需求形成压制。
有机硅DMC:
价格与开工率:7月1日,有机硅DMC基准价报10560元/吨,较上月初下降10.05%。企业维持低开工率,对工业硅需求偏弱。
需求支撑:下游消费领域需求疲软,有机硅市场承压运行。
多晶硅:多晶硅对工业硅需求维持在低位,尽管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7月2日涨停,但现货市场成交清淡,硅料厂库存压力仍存。
库存与成本:隐性库存增加,成本支撑减弱
库存压力:1-6月工业硅社会库存连续去库,但隐性库存增加,现货流通性收紧。截至7月3日,工业硅全合约持仓量达39.36万手,显示市场对后市走势存在分歧。
成本变化:西南地区电价下调降低生产成本,但焦煤等原材料价格回调,成本支撑整体减弱。
市场情绪与政策影响:“反内卷”政策提振预期,但现实需求疲弱
政策扰动: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预期升温,但实际执行效果仍需观察。
情绪波动:“反内卷”政策预期推动盘面短期拉涨,但市场逐步消化消息后,价格震荡下行。多晶硅期货涨停未能有效提振工业硅需求。
资金动向:前20席位持仓呈现净空格局,显示主力资金对后市谨慎。
后市展望:供需博弈加剧,短期或延续震荡
供给端:西南复产与西北减产并存,产量环比下行,但复产进度可能超预期。
需求端:光伏产业链需求低迷,有机硅需求疲软,多晶硅需求低位运行,整体需求难有起色。
政策与情绪:“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情绪,但现实需求疲弱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操作建议:短期工业硅价格或延续震荡走势,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关注西南复产进度、光伏减产执行情况及政策面变化。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