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多晶硅期货周三强势反弹:减产博弈下的供需困局与破局路径​​

2025-07-02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tongwj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多晶硅期货周三盘初的强势反弹,犹如一场“预期与现实”的激烈交锋。主力合约PS2508一度涨逾4.5%,突破34,000元/吨关口,但现货市场却陷入“有价无市”的僵局——一线大厂死守成本线,下游拉晶厂压价情绪浓厚,成交价与期货升水形成鲜明反差。这场博弈背后,是产能过剩与减产预期的深度博弈,更是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的集中爆发。

​​减产“烟雾弹”与复产暗流​​

新疆某头部企业突发性减产的消息,成为本轮反弹的导火索。尽管官方未披露具体停炉数量,但市场传闻涉及20台以上矿热炉,单日影响产量约1,500吨。这一动作迅速点燃多头情绪,叠加焦煤价格联动上涨(新疆硅煤现货价周涨8%),成本支撑逻辑短期强化。然而,产业端暗流涌动:西南地区丰水期电价下调至0.28元/千瓦时,云南、四川等地企业复产意愿强烈,某5万吨级产能计划7月中旬点火,若落地将直接对冲减产效应。

​​成本坍塌与价格博弈的“双螺旋”​​

当前多晶硅现货价格(N型复投料34,500元/吨)已逼近二三线企业现金成本线,但下游硅片厂持续施压。某头部硅片企业采购负责人透露:“现在要求每月降价3%,否则转向进口料采购。”这种博弈折射出产业链利润分配的失衡——上游硅料厂毛利率压缩至12%,而下游组件厂凭借技术迭代(TOPCon渗透率突破45%)维持20%以上净利。更严峻的是,工业硅价格持续阴跌(新疆421#周跌500元),彻底瓦解了硅料成本支撑的逻辑基础。

​​库存“堰塞湖”与需求“堰塞湖”​​

行业库存数据揭示出残酷现实:多晶硅社会库存攀升至36万吨(折合4个月需求量),而下游硅片厂原料库存仅维持7天低位。这种结构性矛盾源于终端需求的“堰塞湖效应”——光伏装机增速放缓(Q2同比降18%),但产能扩张惯性仍在。某券商测算,当前全球多晶硅产能过剩率已达35%,若西南复产如期推进,Q3过剩率或突破40%。

​​技术面修复与产业逻辑的背离​​

期货市场的反弹更多是技术性修复:PS2508合约基差从前期-1,200元收窄至-300元,部分空头平仓离场。但产业逻辑并未改观——新疆大厂复产预期(传8月释放3万吨增量)、进口料价格优势(俄料到岸价低至32,000元)持续压制现货反弹空间。值得警惕的是,期货持仓量逆势下降(主力合约减仓12%),显示资金对反弹持续性存疑。

​​破局路径:政策干预与产能出清的赛跑​​

当前市场亟需两大变量破局:

​​•政策端限产​​:若新疆出台强制性减产令(如要求能效不达标企业停产),或扭转供需格局;

​​•龙头企业减产​​:通威、大全等头部企业若联合限产(目标缩减10%产能),可能触发逼空行情。

•反之,若西南复产超预期(月增2万吨)、进口窗口持续打开,价格或下探30,000元心理关口。

​​策略建议:结构性对冲与事件驱动​​

​​•套利策略​​:做多硅料/做空工业硅(比值现处1.8高位,历史均值1.5),目标比值1.6;

​​•期权策略​​:买入看跌期权(行权价32,000元)+卖出看涨期权(行权价35,000元),对冲波动风险;

​​•事件驱动​​: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若涉及光伏产业链,可能引发短期剧烈波动。

多晶硅市场的困局,本质是新能源产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过渡期的阵痛。当技术迭代加速(BC电池量产)、产能过剩常态化,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投资者需在流动性博弈中捕捉产业拐点信号——或许只有当某家龙头宣布永久关闭5万吨产能时,真正的底部才会显现。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