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淡季不淡”,7月市场渗透率破54%,全年销量或冲击千万大关
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1-20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零售与批发均实现同比超20%增长,渗透率双双突破54%。尽管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微降,但全年累计销量已超600万辆,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有望首次突破千万辆。
数据亮点:淡季不淡,渗透率持续攀升
✱零售端:7月前20日零售53.7万辆,同比增23%,较上月同期降12%;零售渗透率54.9%,较去年同期提升8.7个百分点。
✱批发端:同期厂商批发51.4万辆,同比增25%,较上月同期降12%;批发渗透率53.6%,同比提升9.3个百分点。
✱累计数据:1-7月新能源零售600.6万辆(+32%),批发696.2万辆(+36%),全年销量有望冲刺1000万辆。
环比微降:季节性调整或为年底冲刺蓄力
针对7月环比12%的降幅,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夏季高温叠加传统车市淡季,消费者看车意愿有所回落,但同比仍保持20%以上增长,显示市场韧性。厂商主动控制批发节奏,或为年底政策切换期(如补贴退坡)预留调整空间。”
渗透率破54%:新能源主导地位再巩固
零售端54.9%的渗透率意味着每卖出两辆新车,超一辆为新能源。这一数字较2024年全年45.3%的渗透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标志着新能源正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崔东树指出:“自主品牌技术突破与混动路线爆发是关键,比亚迪、吉利等头部企业已形成‘电混+纯电’双线优势。”
全年千万辆在望:政策与产品共振驱动
✱政策端:国家延续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多地推出充电设施补贴,降低消费门槛。
✱产品端:10-20万元主流市场持续扩容,插电式混动车型(PHEV)占比提升至38%,解决续航焦虑。
✱出口端:1-6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58.6万辆,同比增21%,欧洲、东南亚市场成新增长极。
挑战与机遇:价格战趋缓,智能化成新战场
尽管销量攀升,但行业均价同比降5%,显示“以价换量”策略仍在延续。不过,车企正加速从“卷价格”转向“卷技术”:7月前20日,L2级以上智能驾驶车型渗透率达42%,华为ADS 3.0、小鹏XNGP等高阶智驾系统加速落地。崔东树预测:“2025年智能电动车将占新能源市场半壁江山,智能化体验或成决定品牌格局的关键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