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A股稀土永磁板块早盘强势拉升,板块整体涨幅超3.5%,华新环保、金田股份等多股涨停,瑞晨环保、宁波韵升跟涨超9%——这场“集体狂欢”背后,是稀土永磁从“工业配角”到“战略资源”的身份跃升,更是新能源革命与科技迭代下的需求爆发。
稀土永磁:新能源时代的“工业维生素”
稀土永磁材料(以钕铁硼为核心)是当代工业的“能量引擎”,由稀土元素(钕、镨、镝、铽等)与铁、硼融合而成,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等特性,是制造高效电机、发电机、传感器的核心材料。简单来说,它能让新能源汽车电机更强劲、风电设备更耐用、机器人关节更灵活,堪称“工业维生素”。
热门应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需求“双轮狂奔”
稀土永磁的“爆火”,直接源于下游需求的井喷:
新能源汽车: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35%,高性能钕铁硼是驱动电机的核心材料(单辆电动车需0.5-1kg)。随着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加速扩产,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电机用钕铁硼需求或超5万吨,占稀土永磁总需求的40%以上。
风电设备:“双碳”目标下,全球风电装机量持续高增,直驱式风机对钕铁硼需求是传统机型的2-3倍,单台风机需1-2吨稀土永磁材料。
人形机器人: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其关节、伺服电机对高性能钕铁硼需求迫切(单台机器人需2-3kg)。特斯拉Optimus、小米CyberOne等产品的落地,正加速这一新兴场景的爆发。
核心材料:钕、镨、镝、铽,谁在“掌控”话语权?
稀土永磁的性能高度依赖稀土元素配比,其中:
钕(Nd):占比超90%,是磁体的“骨架”;
镨(Pr):提升矫顽力,增强耐高温性;
镝(Dy)、铽(Tb):少量添加即可大幅提高磁能积,被称为“稀土中的黄金”。
中国凭借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储量占全球37%、产量占63%),在轻稀土(钕、镨)领域拥有绝对定价权;重稀土(镝、铽)虽海外有少量储备,但国内江西、广东等地的离子型矿仍是全球核心供应源,战略地位不可替代。
政策+供需:稀土永磁“涨势”的底层逻辑
近期板块走强,政策与供需共振是关键:
政策护航:2025年我国加大对稀土产业的战略保护,4月商务部对部分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叠加“十四五”稀土规划强调“资源可控、产业升级”,国内稀土定价权进一步强化。
供需改善:海外轻稀土(如美国MP公司)冶炼比例提升,但未动摇国内主导地位;国内钕铁硼企业加速整合(头部企业市占率超60%),落后产能出清,供需格局从“过剩”转向“紧平衡”。
价格预期:随着出口恢复,国内外中重稀土价差收窄,氧化镝、氧化铽价格底部已现,下半年或迎来温和上涨周期。
前景展望:从“周期股”到“成长股”的蜕变
稀土永磁的未来,已超越传统“周期波动”范畴,向“科技成长”赛道进化: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持续贡献增量;
供给端:国内资源优势+技术壁垒(如高矫顽力磁体研发)构筑护城河,海外难以撼动;
估值端: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约20倍),叠加政策催化与业绩改善,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从A股的“强势领涨”到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支撑”,稀土永磁正以“工业维生素”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战略价值叙事”。对于投资者而言,抓住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需求爆发的主线,关注头部企业与资源龙头,或许正是布局未来的关键。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