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辉石精矿:储能引爆需求及供需缺口共振 涨势能否续写“高光”?
价格走势:5550元高位震荡,短期偏强预期升温
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2025年7月24日最新数据显示,长江综合市场锂辉石精矿均价已达55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元,区间价格5400-5700元/吨,维持高位。当前价格既是需求端储能、动力双轮拉动的直接结果,也反映了供应端扰动下的市场情绪——短期看,储能需求持续释放与供应增量有限,或推动锂辉石精矿价格维持偏强震荡格局。
供应端:全球产能释放遇阻,"紧平衡"成常态
全球锂辉石精矿产能释放面临"三重枷锁":澳大利亚虽占全球供应量60%,却因劳动力短缺导致发货延迟,新矿山开发周期长、环保门槛高,产能增速被"卡脖子";非洲津巴布韦等国资源禀赋优异,但物流基建薄弱,出口能力严重受限;中国四川甲基卡等锂矿虽品位媲美澳洲,却受限于自然条件(如措拉项目开发难度大),短期难大规模放量,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多重制约下,全球锂辉石精矿供需"紧平衡"已从短期现象演变为中长期常态。
需求端: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双轮轰鸣,储能成增长新引擎
锂作为锂电池的"心脏",正以双引擎驱动需求爆发:新能源汽车虽增速放缓,但基数庞大——一辆续航600公里的电动车需约1.3吨锂辉石精矿(对应80kg碳酸锂),支撑需求持续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储能领域,锂电池已占新增储能装机85%,每1GWh储能设施需96吨锂辉石精矿,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正从"配角"跃升为需求"主引擎"。传统领域中,3C电子需求稳定,但陶瓷、玻璃等用途占比逐步萎缩,新旧动能转换清晰。
产业链:上下游挤压加剧,中游企业"夹缝求生"
锂辉石精矿的"稀缺性"正重塑产业链利润分配:上游资源争夺已进入"白热化",环保审批趋严更抬高了开发门槛;中游锂盐加工企业则陷入"原料不稳及需求波动"的双重挤压,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下游新能源车、储能虽蓬勃发展,但终端产品成本压力凸显,部分企业已开始寻求锂资源自供或替代技术。产业链格局正从"资源为王"向"掌控资源+控制成本"加速转型。
未来展望:供需缺口或扩大,战略地位再进阶
短期看,储能需求的确定性增长将为锂辉石精矿价格提供支撑;长期而言,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深化(如电动车渗透率突破50%、风光储一体化大规模落地),锂资源需求增速或将远超供应增速,供需缺口或进一步扩大。作为锂电池产业链的"核心载体",锂辉石精矿的战略价值已从"工业原料"升级为"能源安全战略资源",企业与投资者需紧盯供需动态,把握这一轮能源革命中的核心机遇。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