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上衍钢铁论坛”上的发言引发行业关注。他指出,随着钢铁期货金融属性持续增强,期货定价已成为影响实体产业的关键变量,而这一趋势正深刻重塑不锈钢等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当前,不锈钢行业正面临供需结构调整、产业链升级与金融工具创新的三重变革,市场博弈进入新阶段。
供需两端呈现结构性分化
需求侧,新能源与基建领域成为不锈钢消费新引擎。光伏支架、储能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等高端应用场景对300系不锈钢需求激增,5月相关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2%。传统领域则承压明显,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持续走弱,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部分抵消了下行压力,厨电用不锈钢板带需求环比回升8%。
供给侧,产能优化与环保约束并行。据中钢协数据,一季度国内不锈钢粗钢产量825万吨,同比微降1.3%,但高端品种占比提升至38%。值得注意的是,印尼青山园区投产的RKEF镍铁生产线,使得国内不锈钢厂原料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为产品结构调整腾出空间。
期货工具赋能产业转型
上海期货交易所近期动作频频,不锈钢期货合约连续性显著改善,主力合约持仓量突破30万手,创历史新高。企业参与度大幅提升,前4个月不锈钢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达62%,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某大型钢企期货部负责人透露:“通过期现结合操作,我们成功将原料库存周转率提升40%,套保效率提高25%。”
交割环节创新同样亮眼。上期所新增江苏地区交割仓库后,热轧卷板交割量环比增长67%,螺纹钢注册品牌增至15个。物流效率提升直接降低交割成本,目前华东地区不锈钢仓单流转周期已压缩至3天以内。
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市场呈现积极信号,但隐忧仍存。国际方面,欧盟对华不锈钢反倾销调查持续发酵,4月出口量同比下滑15%。国内方面,社会库存去化速度放缓,无锡、佛山两大主流市场库存仍高于五年均值12%。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升级正酝酿突破。太钢不锈成功试制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青山集团携手电池厂商开发430系不锈钢基材,剑指储能赛道。这些创新或将成为行业穿越周期的关键变量。
后市展望: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不锈钢价格或维持区间震荡,需重点关注三点:一是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对大宗商品估值的影响;二是国内专项债发行节奏对基建需求的拉动效果;三是印尼镍矿配额审批进展对成本端的传导。长期而言,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具备绿色制造能力与高端产品布局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