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充电宝即将迎来新国标,风波不断背后,行业何去何从?

2025-07-16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huangzw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自2025年6月28日起,境内航班禁止携带无3C标识、标识模糊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涵盖锂电池、移动电源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未获认证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或进口。

2025年民航已发生15起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部分因电芯原材料缺陷导致热失控。实验显示,劣质充电宝短路后15秒冒烟,温度超400℃,远超客舱材料燃点。同时,行业存在低价竞争乱象,劣质电芯成本比合格品低30%,部分厂商使用二手或工业废料电芯。

充电宝新规或将对新能源产业链上游材料端产生显著影响。新规强制要求充电宝采用合规电芯,促使锂电池厂商加强原材料管控,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需通过更严格的测试,推动高性能材料如高镍三元、固态电解质的渗透率提升。头部电芯企业加速替代中小厂商的低端产能。同时,电芯溯源要求促使电池厂商建立全流程品控体系,新能源车企也可能加强对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审计,淘汰资质不全的二线供应商。

影响同样可能波及中游制造端。现况来看,充电宝行业集中度提升,低端产能加速淘汰,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此外,充电宝的快充和高能量密度技术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形成技术共振,具备跨界研发能力的厂商有望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获得更多订单。

而在下游应用端,安全需求正在重构充电宝市场格局。合规充电宝因安全成本增加而出现溢价,同时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电池安全性的支付意愿也在增强,高端车型的电池安全配置溢价空间进一步扩大。共享充电宝企业如怪兽充电被迫升级设备,推动换电柜与光伏储能结合的方案,此模式有望延伸至新能源汽车换电领域,催生“光储充换”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不做决策依据,仅供市场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