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热潮:百亿级项目密集落地,产业化进程提速
2025年7月,固态电池行业迎来投资与项目落地高峰,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98亿元,覆盖材料、电芯制造及储能系统全产业链:
清陶能源:乌海项目总投资70亿元,规划5万吨固态电池材料及10GWh电芯产能,配套风光储电站;
赣锋锂电:南昌基地投资40.7亿元,建设10GWh储能及固态电池产线,计划2025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辽宁远信:无人机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21亿元,两条年产1000MWh大容量电池产线开建,瞄准高端航拍及物流场景。
材料端突破:上海洗霸竞得有研稀土硫化锂资产,布局高纯度电解质原料;辉能科技发布第四代超流体化固体电解质,离子导率较硫化物提升5-6倍,推动全固态电池性能跃升。
二、技术突破:全固态电池进入量产倒计时,车企加速装车
1. 电芯技术迭代加速
•宁德时代:硫化物路线全固态电池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
•国轩高科:0.2GWh全固态中试线投产,“金石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支持1000km续航,2027年启动装车测试;
•辉能科技:氧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样品通过车企严苛测试,循环寿命达800次(液态电池约1500次)。
2. 终端应用场景拓宽
•电动摩托车:EVTEKER“虔途01 GT”开启预售,搭载全固态电池,续航超800km;
•无人机与AGV:欣旺达发布320Wh/kg航空电池,支持eVTOL长航时需求;辽宁远信10GWh无人机产线开建;
•储能系统:安瓦新能源GWh级固态电池产线下线,首批样件交付储能项目。
三、产业链协同:跨领域合作深化,技术瓶颈攻坚
1. 材料与设备合作
安瓦新能源联合道氏技术开发固态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中创新航与厦钨新能合作研发高镍正极,适配硫化物电解质体系。
2. 车企与电池厂绑定
上汽集团三次注资清陶能源,合资公司首条全固态产线2025年投产,8月5日发布搭载半固态电池的10万元级车型;
奔驰与Factorial Energy合作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标2028年装车;
蔚来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实测续航超1000km,2025年计划推出全固态版本。
四、挑战与展望:半固态过渡,全固态突破
1. 技术瓶颈待解
界面阻抗:固-固接触稳定性不足,循环寿命低于液态电池;
成本高昂:硫化物电解质制备成本是液态电解液3-5倍,全固态电池量产成本或超1元/Wh。
2. 产业化路径
半固态过渡:2025-2027年以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400Wh/kg)为主,渗透率或达1%;
全固态突破:2030年前后实现规模化量产,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
3. 政策与资本支持
•国内补贴:在2024年,国家启动60亿元专项补贴,为的是持续推动全固态研发;
•资本市场:在2024年固态电池板块涨幅一度超60%,23家企业融资超73亿元。
总结: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并行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呈现“技术突破密集、资本加速涌入、应用场景拓宽”三大特征。尽管全固态电池量产仍面临成本与工艺挑战,但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如蔚来、上汽车型)标志着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未来3-5年,产业链协同(材料-电芯-整车)与政策支持将是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核心驱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