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价回调1000元!政策调控与无钴技术夹击下,钴价拐点已至?
2025年8月5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268,000元/吨,单日下跌1000元,结束7月下旬以来的暴涨行情。此次下跌是多重因素共振下的价格回调。
刚果(金)政策转向:从“禁令”到“配额制”的预期落差
供需逻辑反转:刚果(金)禁令初期,全球钴供应缺口扩大,预计2025年短缺7.8万吨,但印尼镍钴项目产能释放部分对冲了供应压力。8月后,市场意识到刚果(金)政策或从“全面禁令”转向“配额制”,供应收紧预期减弱。
库存去化压力:尽管6月国内钴库存单月去化0.75万吨,但全球8-9万吨的原料库存仍对价格形成压制,产业链进入“去库存”周期。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分化,无钴化加速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但技术路线分化显著削弱钴需求:
磷酸铁锂(LFP)电池崛起:市占率达75%,完全规避钴使用,直接压缩钴需求增速至12%。
无钴电池技术突破: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蜂巢能源无钴电芯(能量密度240Wh/kg,成本降8%-12%)实现量产装车,2025年无钴电池市占率预计达18%。
消费电子复苏有限:尽管折叠屏手机、AR/VR设备带动钴酸锂需求增长21%,但单机钴含量提升40%仍难抵消动力电池领域需求萎缩。
投机资金撤离:价格波动加剧
7月钴价单边暴涨期间,市场情绪从“悲观”转向“乐观”,但8月后:
政策不确定性:刚果(金)配额制细节未明,叠加欧盟电池法规(要求2027年起30%本土精炼钴)推高供应链成本,资金选择获利了结。
技术替代风险:固态电池(2027年试产)若采用富锂正极材料,可能进一步减少钴用量30%,长期需求预期被下调。
未来走势:短期震荡,中长期中枢下移
短期来看,刚果(金)政策与下游需求将主导价格震荡;中长期,无钴化技术普及与再生钴体系成熟,或推动钴从“稀缺资源”回归“普通工业金属”。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布局回收技术、多元化资源渠道,或是应对变局的关键。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