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锗镓供应链“卡位战”升级,中矿资源非洲项目如何改写战略金属版图?
2025年4月28日,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矿资源”)楚梅布冶炼厂多金属回收项目动工仪式隆重举行。项目总投资2.23亿美元,聚焦锗、镓、锌等战略性金属开发,设计年处理炉渣20万吨,达产后将年产33吨锗锭(占全球年需求15%)、11吨工业镓(满足5G芯片需求缺口)及1.09万吨锌锭。这一产能布局直击全球供应链痛点:
锗资源垄断:项目依托楚梅布冶炼厂294.35万吨含锗锌渣资源(锗品位253.51克/吨、镓139.16克/吨、锌7.12%),其锗储量746吨可支撑20年以上生产。
战略金属自主权:中国控制全球72%锗供应,该项目进一步强化中矿资源在半导体(锗基红外光学)、新能源(固态电池锗电解质)等领域的资源话语权。
一、技术突破与绿色实践:循环经济的工业化样本
项目通过火法+湿法联合工艺实现多金属高效回收,技术亮点包括:
回收率行业领先:锗回收率超95%、锌回收率90%,较传统工艺提升15%-20%。
污染控制革新:配套烟气处理系统硫捕集率超99%,尾渣资源化率95%以上,年减排固废200万吨。
工艺协同效应:火法冶炼富集锗镓,湿法提纯产出6N级(99.9999%)高纯锗锭,单吨加工成本下降12%。
二、经济效应与市场影响:千亿级产业链重构
财务测算:
按当前锗价(2667美元/千克)、锌价(2760美元/吨)估算,达产后年收入1.35亿美元,年利润5354万美元,可增厚中矿资源归母净利2.6亿元。
产业链联动:
锗材料:33吨产能可满足800GWh固态电池需求(单GWh需锗50kg),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靶材产品;
工业镓:11吨产能瞄准氮化镓半导体市场,填补华为5G基站原材料缺口。
全球供应链重塑:
项目投产后,中矿资源锗产能将占全球15%,推动中国在战略金属定价权上再进一步。
三、风险与未来展望:从非洲矿山到亚洲制造的闭环
地缘政治风险:纳米比亚矿业政策变动可能影响项目进度,需关注当地政府与社区关系维护。
技术替代挑战:硅基材料在光电领域的替代可能压制锗需求,但固态电池产业化(预计2026年)将形成对冲。
战略协同升级:结合赞比亚Kitumba铜矿(5万吨/年产能),中矿资源正构建“铜+锗镓锌”多金属矩阵,目标2026年稀有金属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