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粉飙升3000元!环保限产叠加需求爆发,钨市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7月18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达到3915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3000元/吨。这一涨幅延续了7月以来钨粉市场的强势表现,短期内的连续飙升,凸显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化。
供应端收紧:环保限产与资源稀缺性叠加
✱环保政策趋严,主产区产能受限
江西、湖南作为我国钨矿主产区,自2025年6月起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多家企业因废水排放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整改。据不完全统计,7月初国内钨精矿开工率降至35%,周产量减少约200吨,市场现货库存降至15天以内,部分厂商甚至出现“断货”现象。环保督察的严格实施,直接压缩了市场供应能力。
✱全球资源稀缺,中国产量下降
钨作为战略金属,全球储量65%集中在中国。2025年国内钨精矿产量预计同比下降8%,而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将钨列为“极度重要”战略资源,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紧张。伦敦期钨库存仅1500吨,创近三年新低,低库存状态成为价格坚挺的核心支撑。
需求端爆发:军工订单激增与新能源技术替代
✱军工领域需求爆发
2025年7月,国防科工局公布军工材料采购计划,其中硬质合金刀具、穿甲弹芯等钨制品订单同比增长42%。厦门钨业、中钨高新等头部企业已满负荷生产,部分订单排期至2026年。航空航天领域订单增长尤为显著,2025年民航飞机交付量预计增长18%,直接拉动高端硬质合金需求。
✱新能源领域技术替代加速
光伏行业:钨丝金刚线在硅片切割中的渗透率突破60%,每GW光伏组件需用钨丝约8吨。技术突破(如某企业宣称的钨丝断线率降低50%)进一步扩大需求。
锂电池领域:钨酸锂作为新型正极材料,2025年需求量预计达1.2万吨,同比增长300%。
硬质合金需求复苏: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6月硬质合金刀具产量环比增长12%,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趋势。
成本与政策:原料涨价叠加出口扰动
✱原料成本攀升
钨精矿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持续上涨,APT(仲钨酸铵)价格升至18.2万元/吨,较6月初上涨12%。湖南地区钨粉生产成本已达36万元/吨,倒逼企业提价。
✱出口市场分化
欧盟碳关税(CBAM)导致钨制品出口成本增加,5月出口订单环比减少;但华友钴业等企业通过印尼湿法冶炼项目规避关税,对东盟国家出口量同比增长。全球供应链的区域调整,部分对冲了政策风险。
后市展望:短期坚挺,长期需关注替代风险
✱短期:供需紧张支撑价格上行
低库存与军工、新能源需求爆发下,钨粉价格易涨难跌。若环保督察力度不减,或触发阶段性补库行情。
✱长期:警惕技术替代与供应变化
技术替代:日本住友电工已开发出钨基复合材料,在保持硬度的同时降低30%钨用量;若再生钨技术普及率超过40%,原生钨需求可能下降25%。
全球供应:刚果(金)与中资企业合作开发的世界最大钨矿——卡莫亚-卡萨拉钨矿,若2026年投产,可能缓解全球供应紧张,但短期内难以影响价格。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