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预期与供需博弈交织,内盘金属承压震荡——沪期铜寻觅结构性机会
8月14日期货动态:
长江现货8月14日价格动态:
1#铜价报79600元/吨,涨90元;升水为270元/吨,涨10元;A00铝锭报20710元/吨,跌50元;贴水报10元;1#锌报22440元/吨,跌50元;0#锌报22540元/吨,跌50元;1#铅锭报16850元/吨,跌100元;1#镍报123590元/吨,跌250元;1#锡报269750元/吨,跌750元;
宏观驱动:降息预期与地缘扰动交织,金属市场“喜忧参半”
近期,美国7月CPI同比持平2.7%、核心CPI反弹至3.1%的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共识(概率超90%),美元指数承压回落至102附近,理论上为有色金属提供支撑。然而,油价续跌至62美元/桶关口、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强硬表态,叠加美联储主席候选名单扩至11人引发政策不确定性,令金属市场情绪谨慎。
“当前宏观环境处于‘预期宽松’与‘现实疲软’的拉锯中。”长江有色金属网分析指出,一方面,降息预期降低资金成本,利好工业金属需求;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与夏季交易清淡期,抑制了投机资金的做多意愿。
铜:供需宽松与成本支撑博弈,高位承压调整
基本面数据:
7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增3.94万吨(+14.21%),1-7月累计同比增11.82%;预计8月产量同比增15.27%至105万吨。
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持续累积,伦铜库存增至30万吨,沪铜库存突破20万吨。
分析:
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铜价,但供应端扩产加速与消费端疲软形成“双杀”。国内电网投资增速放缓(1-7月同比降5%)、地产链用铜需求萎缩,叠加海外欧美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导致铜价上行动力不足。
“当前铜价在7.9万元/吨附近面临强阻力。”综合来看,若9月国内旺季消费未超预期,铜价或进一步下探至7.75万元/吨。
铝:淡季消费压制,低库存支撑减弱
基本面数据:
电解铝运行产能稳中有增,7月全国产量372万吨,同比增4.1%;
铝锭社会库存增至85万吨,较去年同期高20万吨;
下游铝加工企业开工率仅65%,家电、光伏行业增速放缓,建筑用铝需求同比降10%。
分析:
铝价受制于“宏观预期暖,基本面冷”的矛盾。尽管降息预期支撑铝价,但消费端“旺季不旺”特征显著:传统建筑领域受地产低迷拖累,新兴领域(如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增长但难以对冲整体疲软。
“铝价短期或维持2.04万-2.15万元/吨区间震荡。”长江有色分析认为,需关注9月传统消费旺季能否兑现,若库存持续累积,铝价或挑战2.0万元/吨支撑位。
锌:供应过剩叠加成本下移,偏弱震荡为主
基本面数据:
国内外加工费续涨,国产矿TC升至4800元/吨,进口矿TC达80美元/干吨;
7月精炼锌产量58万吨,同比增12%,8月预计突破60万吨;
锌锭社会库存增至15万吨,创四个月新高。
分析:
锌市呈现“供应宽松、需求疲软”的典型熊市特征。冶炼厂原料库存充足,湖南以外地区产能持续释放,而消费端镀锌板出口受阻(欧盟反倾销调查)、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导致锌价承压。
“锌价短期难言乐观,沪锌主力合约或下探至2.35万元/吨。”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报告指出,若冬季北美汽车行业需求未达预期,锌价可能进一步走弱。
铅:传统需求萎缩,新兴领域替代加速
基本面数据:
7月原生铅产量32万吨,再生铅产量18万吨,合计同比增8%;
铅酸蓄电池企业开工率仅60%,储能领域锂电池替代率超30%;
环保政策推动再生铅企业升级,但短期供应过剩难改。
分析:
铅市面临“传统需求萎缩、新兴替代加速”的双重压力。尽管政策推动环保型电池发展,但锂电池在储能、5G基站领域的快速渗透,显著挤压铅酸蓄电池市场空间。
“铅价或维持1.67万-1.71万元/吨弱势震荡。”分析认为,需关注四季度汽车电池更换季能否带来季节性反弹。
锡:供应紧平衡对冲需求疲软,高位震荡待突破
基本面数据:
缅甸佤邦锡矿复产进度缓慢,全球锡矿产量同比降5%;
国内精炼锡产量1.5万吨,环比降3%,云南个旧环保检查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
传统电子消费品需求疲软,但AI芯片、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需求同比增20%。
分析:
锡市呈现“供应紧缩、需求分化”的特征。尽管传统领域(智能手机、PC)需求疲软,但AI、5G基建等新兴领域对高纯度锡的需求激增,部分对冲了下行压力。
“锡价短期或维持26.75万-27.00万元/吨区间震荡。”分析表示,若缅甸锡矿复产进度低于预期,锡价可能突破27.5万元/吨。
镍:供应过剩加剧,镍价承压寻底
基本面数据:
菲律宾镍矿发运量环比增30%,国内港口库存增至500万吨;
7月精炼镍产量2.2万吨,同比增15%,不锈钢企业开工率仅65%;
伦敦期交所镍库存突破近21.11万吨,创近期新高。
分析:
镍市处于“供应过剩、需求疲软”的深度熊市。菲律宾雨季结束后的矿端供应充足,叠加不锈钢行业低迷(建筑装饰管订单同比降20%),导致镍价持续承压。
“镍价或下探至12.2万元/吨。”分析指出,若新能源电池用镍需求未达预期,镍价可能进一步跌破成本线。
总结与展望:分化中寻觅结构性机会
当前有色金属市场呈现“宏观预期暖、基本面冷”的博弈格局。短期来看:
1)、铜、铝、锌:受制于供需宽松,或维持高位区间震荡,需关注“金九银十”消费兑现情况;
2)、锡:供应紧平衡叠加新兴需求支撑,或呈现高位震荡;
3)、铅、镍:传统需求萎缩与供应过剩压力下,或继续寻底。
总结,在“未来,有色金属价格将更多由供需基本面主导。”分析指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具备“低库存+需求增长”的品种(如锡、部分小金属)或率先突围,而产能过剩品种(如锌、镍)则需经历更长时间出清。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长江有色金属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