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重拳出击!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扫除”:严打水军、规范账期、强制标准来了
2025年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聚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净化网络环境等关键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全链条监管,筑牢安全质量防线
会议明确提出,将通过“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双管齐下,规范行业秩序。
▶价格与质量双监测:深入推进产品价格动态监测,防范不正当竞争;强化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确保企业生产与认证标准一致。
▶供应链账期优化: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供应商货款账期过长问题,会议要求缩短账期,保障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维护产业链稳定。
▶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开展“网络水军”“黑公关”等乱象的集中清理,对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行为依法严惩,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质量安全闭环管理:通过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和缺陷调查,建立“从生产到售后”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严守安全底线。
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会议强调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抓手,加速政策与标准创新,助力产业向高端化跃迁。
▶关键标准加速落地:年内将出台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填补行业监管空白,倒逼企业技术升级。
▶科技创新激励导向: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统一市场协同发展:打破地方保护壁垒,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开放竞争的产业生态。
抵制网络乱象,共建文明行业生态
针对部分企业利用“网络水军”操纵舆论、恶意竞争的现象,会议提出“零容忍”态度:
▶三部门将联合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对违规企业实施信用惩戒,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鼓励行业协会、媒体及公众参与监督,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共治”的治理格局。
行业反响:规范竞争催生新机遇
参会企业代表表示,监管升级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某头部车企负责人称:“标准化建设有助于降低无序竞争成本,让企业更专注于技术创新。”供应链企业则对账期优化政策表示欢迎,认为此举将缓解资金压力,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
此次座谈会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强监管、促创新、树标杆”的新阶段。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行业有望在规范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