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铜价失守8万关口:关税阴云与库存回升预期交织,短线回调风险加剧
市场概况与核心矛盾
周一(7月7日),沪铜期货主力2508合约呈震荡下行态势,当日15:00收盘报79270元/吨,单日跌幅1.12%,重心重回7.9万元/吨附近。长江现货1#铜价报79980元/吨,下跌600元/吨;现货升贴水收窄至升水170元/吨,显示市场交投情绪持续低迷。当前铜价波动核心矛盾集中于宏观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微观供需结构分化的博弈。
宏观因素
1. 贸易政策与地缘政治风险
1)、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再挥,对金砖国家发出10%额外关税威胁,直接冲击全球铜贸易格局。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占全球铜消费量的40%以上,若关税落地,可能导致:
2)、贸易流重构:非美国家铜资源加速向美国转移(COMEX库存激增),LME库存去化或加速,但非美市场供应趋紧。
3)、成本传导:关税成本可能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传导,抑制新兴市场国家基建投资需求。
4)、情绪压制: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资金从风险资产撤离,短期压制铜价。
2. 美联储政策与美元走势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已成既定事实,且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保持缄默,需关注:
1)、美元信用:近期美元指数持续承压,在此期间存有多次反弹,但目前仍处在98.0关口附近徘徊震荡,反映当前对“去美元化”的强烈意愿,美元霸权遭遇挑战,信用逐步崩塌,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而言利好。
2)、经济衰退信号: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消费信心指数创近12年新低,若衰退成真,工业需求或遭重创。
3)、政策矛盾:特朗普减税与关税政策叠加,可能推高通胀,限制美联储降息空间。
3. 原油价格联动效应
OPEC+8月增产导致原油价格下跌,对铜价影响双面:
1)、成本端:原油占铜矿开采成本的15%-25%,油价下跌降低生产成本,理论上削弱铜价支撑。
2)、需求端:油价下跌反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工业金属需求或同步承压。
微观供需结构
1. 供应端:矿端偏紧与冶炼产能矛盾
1)、铜精矿供应:全球TC指数报-43.05美元/吨,秘鲁Las Bambas铜矿因社区冲突停运,叠加智利、刚果(金)矿山品位下滑,矿端供应紧张格局难改。
2)、冶炼端压力:国内6月部分冶炼厂因加工费亏损减产,但整体产量仍维持112万吨/月高位,印尼Amman Mineral新冶炼厂虽投产,但产能爬坡需至2026年。
3)、废铜供应:中国再生铜原料进口亏损,贸易商采购意愿下降,供应趋紧。
2. 需求端:高价抑制与季节性疲软
1)、国内消费:5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4.8%,但线缆企业开工率环比下滑0.1%,汽车产销环比降12.9%,光伏抢装后增速回落,高价抑制补库需求。
2)、海外需求:欧美制造业PMI分化,美国ISM制造业PMI跌至48.5,欧洲PMI回升至49.5,但均处荣枯线下方,需求复苏乏力。
3)、库存压力:LME与SHFE库存环比回升,虽处呈现累库趋势,但增幅相对有限,当前仍处在历史低位;海外库存向美国转移(COMEX库存增至10万吨以上)。
后市展望与策略建议
1. 短期(1-2周):
扰动因素:7月9日关税暂停到期、美联储会议纪要。
走势预判:若关税延期,风险偏好回升或推动铜价反弹;若贸易摩擦升级,铜价可能下探7.8万元/吨支撑位。
策略建议:激进投资者可于78500-79500元/吨区间轻仓试多,止损78500元/吨;稳健者观望,待需求端改善信号明确后入场。
2. 中期(1-3个月):
核心矛盾:美国对等关税落地时间、美联储9月政策、中国“两新”政策效果。
供需平衡:矿端偏紧提供底部支撑,但需求疲软与贸易风险压制上行空间,预计沪铜主力合约维持7.7万-8.2万元/吨区间震荡。
风险提示:需警惕美国经济硬着陆、金砖国家贸易联盟反制措施、铜矿供应超预期恢复等黑天鹅事件。
3. 长期(3-6个月):
结构性机会:全球能源转型(电网升级、新能源)与新兴市场基建投资仍支撑铜需求,但供应端受限于资本开支不足与资源国政策(如印尼出口税),长期中枢或上移至8.5万元/吨以上。
政策依赖:需关注中国特别国债发行、美国基建法案进展、资源国税收政策调整等。
总结,当前铜价处于宏观风险与微观支撑的拉锯战中,短期受贸易政策与需求疲软压制,但矿端偏紧与长期能源转型需求提供安全边际。投资者需密切关注7月9日关税节点、美国7月非农数据及中国6月经济数据,灵活调整仓位,把握区间波动机会。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