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价 “狂飙” 2.9 万!供应紧缺 + 新能源需求点燃行情,35万近在眼前?
9 月 29 日,国内钴市迎来爆发式上涨,长江现货 1# 钴均价报 337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攀升 29000 元,创下今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这一波强势涨势背后,是全球供应端收紧与国内新能源需求旺季形成的强烈共振,行业对后续价格走势预期持续偏强。
供应端 “卡脖子”:刚果金禁令延期 + 库存告急成核心推手
此次钴价暴涨的直接导火索来自全球最大钴供应国刚果(金)的出口政策收紧。该国于 9 月 21 日宣布将原定于当日到期的钴出口禁令延长至 10 月 15 日,且 10 月 16 日起实施严格的配额管理,2025 年四季度出口总量仅允许 18125 吨,较往年同期缩减近 40%。作为掌控全球 76% 钴供应的核心产区,这一政策直接切断了全球钴产业链的原料输送通道。
国内市场早已面临原料紧缺的困境。数据显示,截至 7 月国内钴中间品库存已从年初的 5 万吨锐减至 1 万吨,降幅达 80%,80% 依赖刚果(金)原料的冶炼厂已出现 “缺料停产” 现象,行业开工率不足 45%。叠加钴产品海运周期长达 2-3 个月,刚果金禁令延期意味着 10 月中旬前国内几乎无新增原料补充,现有库存仅能支撑短期生产,供应端紧张态势已近临界点。
需求端托底:新能源旺季 + 政策利好提振预期
与供应端紧缺形成呼应的是,国内新能源产业链正处于需求旺季,为钴价提供坚实支撑。8 月国内动力 + 储能 + 消费类电池排产量达 134GWh,同比增长 30%,其中储能电芯排产占比升至 31.3%,三元电芯虽整体占比 17.8%,但在高端车型和储能领域需求保持刚性。钴作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成分,其需求随电池产能释放同步增长。
9 月 27-29 日海口举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更释放政策利好信号,工信部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并支持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政策端的加码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增长预期,带动钴等上游原材料需求预期升温。
市场情绪发酵:供需缺口下的 “补库恐慌”
在供需失衡的基本面下,市场情绪的催化让价格涨幅进一步放大。早在刚果金禁令延期政策公布前,行业已出现普遍看涨预期,钴中间品海外报价已攀升至 14.7 美元 / 磅,国内硫酸钴、四氧化三钴等产品价格持续上调,冶炼厂普遍采取 “暂缓报价 + 封库惜售” 策略。
随着 9 月底库存消耗逼近极限,下游电池企业和材料厂开始启动应急补库,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矛盾。有行业人士透露,部分企业为保障四季度生产,已愿意接受溢价采购,这种 “补库恐慌” 正推动钴价从 “理性上涨” 转向 “情绪驱动型冲高”。
后市展望:短期强势难改,长期警惕技术替代风险
对于后续走势,业内普遍认为短期供应紧缺格局难以逆转,钴价仍具上行空间。据测算,2025 年中国钴资源需求量达 17-18 万金属吨,而全年中间品进口量仅能达到 9-10 万金属吨,叠加回收钴和 MHP 补充,全年仍存在 1-2 万金属吨的缺口。在 10 月 15 日刚果金禁令解除前,供应端紧张状态将持续,若下游补库需求集中释放,钴价有望向 35 万 / 吨关口冲击。
但长期需警惕技术路线变革带来的风险。目前固态电池正加速向无钴高压材料转型,未来钴在电池中的需求占比或降至 5% 以下,且刚果金配额政策的执行力度、印尼镍钴项目的产能释放进度也可能影响价格走势。短期投资者需关注 10 月中旬刚果金出口配额的实际发放情况,长期则需跟踪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对钴需求的冲击。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