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物流景气度逆势微升,数智化能否把14%的费率再砍2个百分点?
据官网消息,7 月全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录得 52.6%,环比微升 0.3 个百分点,连续第五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同期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比率为 14%,较一季度下滑 0.1 个百分点。极端天气与暑期消费叠加下,快递快运、电商仓储、跨境空运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
政策端,8 月 12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智慧物流骨干走廊试点城市名单(第二批)》,新增合肥、成都等 6 城,重点试点无人重卡高速编队、低空无人机应急配送。
产业端,中国物流集团 8 月 10 日宣布,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首批 300 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将在京沪氢能干线投运,目标单公里能耗成本下降 18%。
京东物流 8 月 11 日披露,其东莞“亚洲一号”智能仓完成第五代 AGV(自主移动机器人)升级,单件分拣成本降至 0.18 元,同比再降 12%。
资金面,8 月 9 日,顺丰控股公告拟分拆“顺丰数智”赴港上市,募资额 5 亿美元,主投低空即时物流网络。
8 月 8 日,普洛斯中国发行 10 亿元绿色 CMBS,票面利率 2.95%,创下国内仓储物流资产证券化利率新低。
综合来看,当前物流行业正在一条“效率—成本—碳排”三维坐标系里寻找新的平衡点。7 月 52.6% 的景气指数只是序章,真正的剧情是技术临界点与政策临界点即将交叠。
当氢耗、分拣成本、空驶率三条曲线同时下探,14% 的费用率或将不再是“地板”,而是“天花板”。
对于企业而言,窗口期可能只剩 12~18 个月:提前锁定绿色运力、完成数据接口改造、拿到新一轮补贴额度,或许就能在下一轮费率下探中占据 2~3 个百分点的优势;迟疑者则可能被成本曲线甩在身后。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