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该示范线下线的3瓦级6毫米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凭借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的特点,再度将稀土这一战略性资源推向焦点。
从市场需求看,稀土正面临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关键期。新能源、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领域对稀土的需求持续攀升: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充电设备依赖稀土永磁材料,单车钕铁硼用量达2-4公斤;随着人形机器人研发推进,此外,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的兴起也进一步拉动需求。
供给侧方面,我国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储量,但仍面临双重压力:一是长期非法开采、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近年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开采指标严控、缅甸矿纳入配额管理等措施,行业集中度提升,但短期部分产品供应仍受影响;二是国际形势下,部分国家对稀土的战略储备与争夺,给我国出口带来不确定性。不过,全球清洁能源、高端制造领域的持续投入,支撑稀土需求长期向好。
稀土(含镧、铈、镨、钕等17种元素,分轻、中、重三类)是金属材料性能提升的“关键钥匙”。在轻质合金领域,镁合金中钕、钇、镧通过固溶强化、表面改性提升抗拉强度与耐腐蚀性;铝合金添加铈、钪可优化强度、电导率及弹性模量。高温合金中,镧、钆消除镍基单晶合金硫氧杂质,延长持久寿命;铈、钕提升钛铝合金延伸率,降低高温蠕变速率。钢铁材料中,镧、铈增强高强钢抗冲击性与焊接性能;钇、钆提升不锈钢耐点蚀与氯离子腐蚀能力。功能合金领域,钕、镨、镝用于永磁合金以提高磁能积与耐温性;镧、铈、钇优化储氢合金室温吸氢密度;钐、铕改善形状记忆合金的箱变温度精度与恢复率。
此次示范线的落地,标志着我国稀土产业向应用创新迈出重要一步,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科技进步,稀土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拓展,其材料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