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狂飙!政策限价重塑行业 硅银铝铜等关键材料谁主沉浮?
7月17日A股光伏板块盘中大幅拉升领涨市场,琏升科技涨超10%,皇氏集团、亿晶光电等多股涨停,天宸股份、东材科技等涨幅超9%。
此轮行情直接催化来自7月16日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释放的政策信号:相关部门明确要求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不得低于企业全成本价(含增值税)。以硅料为例,标杆全成本价(含税)为43.874元/kg,企业需严格执行“不低于成本价销售”,并停止原低价政策,新签订单须以成本价为底线,违规将追责。政策发布后,多家企业迅速响应,内部通知落实限价要求。事实上,政策出台前产业链价格已现反弹迹象。但涨价持续性存疑,关键取决于需求、供给与政策的博弈:需求端若持续疲软,价格上涨或缺乏支撑;供给端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存,若过剩产能无法出清,涨价根基不稳。政策干预的意义在于改善竞争环境,通过设定价格底线,遏制恶性低价竞争,推动高成本、低效率产能退出,优化行业产能结构,促使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作为新能源重要领域,光伏产业发展关乎能源转型全局。此次板块异动及产业链价格变动,是行业调整的关键节点,后续走势需持续关注需求复苏、产能出清及政策落地效果。
在光伏产业链中,涉及哪些关键金属材料呢?
硅(Si):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经过提纯后制成硅片,是光伏组件的基础材料。
银(Ag):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极浆料,具备优良导电性,是实现光生电流收集的关键金属。
铝(Al):常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支架等结构件,兼具轻量化和耐腐蚀性。
铜(Cu):在光伏系统的线缆、汇流箱等部件中广泛应用,依靠高导电性能传输电能。
镓(Ga)、铟(In):用于少数高效光伏电池(如薄膜电池)的制作,可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综上所述,光伏产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各类关键金属材料的支撑,硅作为核心基础、银与铜保障导电传输、铝提供结构支撑,镓和铟则助力高效电池升级,这些金属材料在产业链各环节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光伏技术进步与产业落地。而当前政策引导下的行业调整,也将间接影响相关金属材料的需求格局,其动态值得结合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