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续涨500!“政策烟花”难掩库存危机,行业巨头联手酝酿史诗级重组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7月3日,长江综合多晶硅现货均价单日暴涨500元至31250元/吨,期货主力2508合约更是狂飙2.14%,收于35050元/吨,盘中触及逾一个月高位。这场价格风暴的背后,是政策重拳整治行业乱象与龙头企业战略重组的双重驱动,多晶硅产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政策利剑出鞘,行业格局迎来重构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释放“反内卷”强音,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一政策信号直击多晶硅行业痛点——当前中国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不足60%,大量低成本投机产能充斥市场,导致价格长期低于成本线,行业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信部已牵头制定《多晶硅行业规范条件》,拟从能耗、环保、技术指标等多维度设置准入门槛。据权威消息,新规将强制淘汰单线产能低于5万吨/年的落后产线,涉及产能超30万吨,占行业总产能25%。这一政策组合拳,标志着多晶硅行业正式进入“供给侧改革”深水区。
龙头企业联手,战略重组呼之欲出
在政策东风下,行业巨头正酝酿史诗级重组。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三大龙头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成立“中国多晶硅产业联盟”,通过联合采购、技术共享、产能协同等方式重塑竞争格局。更重磅的是,有消息称国电投、华能集团等央企正与头部企业洽谈股权合作,拟打造国家级多晶硅产业平台。
这场重组浪潮的背后,是龙头企业对生存危机的深刻认知。当前多晶硅价格已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通威股份最新财报显示,其多晶硅业务毛利率已降至-8%,行业面临全线亏损风险。通过重组整合,龙头企业旨在提升行业集中度,掌握定价权。
下游需求爆发,光伏装机催生新周期
传统需求领域,光伏装机量超预期增长成为价格反弹的重要推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42%,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比达68%。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欧盟《净零工业法案》推动本土制造计划,中国多晶硅出口量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超30%。
技术革新同样在重塑需求结构。N型电池片渗透率加速提升,对高品质多晶硅需求激增。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N型电池片用多晶硅需求量预计达45万吨,同比增长65%,推动高端多晶硅产品溢价扩大。
市场博弈:技术替代风险与投机资金共舞
尽管多晶硅价格强势反弹,但市场分歧依然显著。技术面上,期货主力合约已突破60日均线压制,MACD指标出现金叉信号,但日线级别“顶背离”迹象隐现,显示追涨需谨慎。资金面上,中信期货席位连续三日增持空单,显示产业资本对反弹持续性存疑。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