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eVTOL电池技术领跑全球 10亿美元订单开启低空经济新纪元
当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上海时的科技签下10亿美元eVTOL订单的消息震动全球航空业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孚能科技悄然完成了一次技术卡位的华丽转身。作为该机型独家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不仅支撑起中国eVTOL最大单笔订单的技术底座,更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突破性进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在新能源革命中的领跑姿态。
技术破壁:半固态与全固态的双轨突围
在eVTOL电池领域,孚能科技构建了全球最完整的技术护城河。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体系,能量密度达330Wh/kg,循环寿命突破4000次,通过-20℃低温性能测试(能量保持率90%)和钢针穿刺安全验证,成功破解了航空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不可能三角。该技术已获时的科技、峰飞航空等头部客户定点,并进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送样阶段,预计2025年三季度量产装车。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突破:
•首代产品:能量密度超400Wh/kg,通过针刺、剪切、250℃热箱等极端测试,无起火风险,计划2025年底向战略客户小批量交付;
•第二代产品:采用富锂高镍正极+金属锂负极,能量密度跃升至500Wh/kg,兼容锂金属负极的复合电解质材料已完成开发,正在推进无负极技术迭代。
这种“半固态打市场、全固态定未来”的技术组合,使孚能科技在eVTOL电池领域建立起代际优势。其电池包集成浸入式热管理系统,实现飞行循环超10000次无衰减,热失控抑制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300%。
订单裂变:从技术验证到商业闭环
此次10亿美元订单背后,是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的深度共振。上海时的科技E20 eVTOL采用倾转旋翼构型,搭载孚能科技电池后实现:
•航程突破:200公里续航满足城际出行需求,较传统多旋翼机型提升40%;
•安全冗余:电池系统通过FAA RTCA DO-311认证,支持70分贝静音垂直起降;
•成本控制:半固态电池量产成本较全固态降低60%,推动eVTOL单机成本下探至200万美元区间。
该订单采用“金融租赁+整机销售”创新模式,中银金租提供71亿元配套融资,分批交付计划与2027年适航认证节点精准匹配。随着中东低空旅游市场开放,E20将率先在迪拜、阿布扎比开通“空中出租车”服务,单机日运营收入预计达1.2万美元。
产业重构:万亿蓝海市场的中国方案
此次合作折射出全球低空经济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
•技术主导权:中国首次在eVTOL核心三电领域实现技术输出,打破欧美在航空电池领域的技术垄断;
•标准话语权:孚能科技主导制定的《航空用固态电池安全标准》被纳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认证体系;
•供应链重构:订单带动国内21家上游企业进入Autocraft供应链,从正极材料(容百科技)、负极(贝特瑞)到隔膜(恩捷股份)形成完整产业链出海。
据中国低空经济协会预测,2025-2030年全球eVTOL电池市场规模将达1800亿元,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突破30%。孚能科技已与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签订战略协议,其第三代半固态电池将适配载重5吨的货运机型,全固态电池则瞄准人形机器人(单关节功率密度需达800Wh/kg)等新场景。
资本暗涌:估值逻辑的重构与机遇
二级市场对此次合作反应强烈:
•孚能科技:消息公布后股价单日飙升27%,市值突破1200亿元,市销率(PS)达8.5倍,创动力电池板块新高;
•产业链共振:上游固态电解质企业上海洗霸(供应LiTFSI)、设备商东威科技(复合集流体设备)周涨幅均超30%;
•估值锚点:机构测算,孚能科技eVTOL电池业务2025年营收将达80亿元,贡献净利润12亿元,PS估值中枢有望上移至10倍。
行业观察:
当宁德时代还在动力电池红海厮杀时,孚能科技已通过固态电池技术开辟第二战场。这场由eVTOL订单引爆的产业革命,不仅验证了“技术领先→场景突破→生态重构”的商业逻辑,更昭示着中国新能源产业正从规模优势转向技术霸权。对于投资者而言,押注孚能科技的本质,是押注下一代能源载体的终极形态。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