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碳酸锂期货跌停!广期所交易限额“降温”期货,现货坚挺能否持续?

2025-07-28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yangxf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7月28日,碳酸锂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罕见景象: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涨至7.5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至7.385万元/吨,单日分别上涨1050元和700元;但期货市场却遭遇重挫,主力LC2509合约收跌7.98%报7.312万元/吨,封死跌停板。这一背离现象折射出政策调控、市场预期与产业链博弈的复杂逻辑。

一、政策“降温”期货:交易限额引发投机情绪退潮

1. 广期所出手限制开仓,市场流动性骤降

7月25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通知,自7月28日起对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实施交易限额,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3000手。这一措施直接抑制了投机资金的活跃度,数据显示,7月25日碳酸锂期货总成交量下降69万手,降幅达28.8%。市场分析认为,此举旨在遏制前期因“反内卷”政策引发的过度炒作,推动价格回归基本面。

2. 江西矿证续期悬而未决,青海盐湖整改影响供应

江西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9月底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从严治理违规开采;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虽推进4万吨锂盐一体化项目,但子公司藏格矿业因违规开采被要求停产整改。政策端的“严监管”与“促整合”并行,导致市场对短期供应收缩的预期升温,但实际产量影响尚未显现。

二、现货“倔强”上涨:需求端“淡季不淡”支撑价格

1. 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拉动需求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1日至20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3.7万辆,同比增长23%。尽管7月是传统销售淡季,但下游厂商已开始为“金九银十”备货,市场需求仍有刚性空间。比亚迪、吉利等车企通过“智驾平权”等技术升级刺激消费,推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

2. 储能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口额达34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其中储能电池占比升至35.9%。宁德时代与新加坡Vanda RE签订2.2GWh储能系统供应协议,布局印尼光储一体化项目;天齐锂业则因联营公司SQM业绩增长及澳元汇兑收益,上半年扭亏为盈。储能需求的爆发,为碳酸锂价格提供了结构性支撑。

三、矛盾背后的深层逻辑:高成本产能出清与低成本扩张

1. 成本分化加剧,行业洗牌提速

全球碳酸锂产能预计达155万-162万吨LCE,但成本≥6万元/吨的产能占比16%-18%,主要来自中国锂云母提锂和澳洲高成本锂辉石项目。江西锂云母项目因矿石品位低、工艺复杂,现金成本普遍超6万元/吨;而南美盐湖提锂成本仅3万-4万元/吨,非洲锂矿项目成本约5万元/吨,低成本产能优势凸显。

2. 技术替代风险隐现,钠电池或成“鲶鱼”

尽管碳酸锂需求预计达145万-155万吨LCE,但钠电池产业化加速可能形成替代压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布局钠离子电池技术,若其能量密度与成本优势突破临界点,可能挤压碳酸锂需求空间。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与中长期分化

1. 短期(1-3个月)

政策调控与市场需求博弈下,碳酸锂价格或维持7万-8万元/吨区间震荡。期货市场因投机资金退潮,价格弹性可能减弱;现货市场则需关注江西矿证续期结果及青海盐湖整改进展,若供应端实质性收缩,价格或获进一步支撑。

2. 长期(1-3年)

低成本产能主导:盐湖提锂与非洲锂矿项目将占据主导,高成本锂云母与澳洲锂辉石项目面临淘汰。

需求结构转型: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增速25%),但储能市场与高端动力电池领域需求稳定,相关企业需聚焦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