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电池板块多股拉升,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双赛道爆发式增长带来的长期价值重估。本轮行情不仅源于短期政策催化,更是全球能源革命下材料创新与需求共振的必然结果。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电池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动力电池与储能需求指数级攀升,头部企业产能加速扩张印证行业高景气。技术层面,固态电池突破能量密度瓶颈,钠离子电池降低成本依赖性,多元技术路线并行推动产业从“量变”走向“质变”。欧美、亚太多国持续加码新能源政策,进一步巩固电池产业链的长期增长确定性。
关键材料:电池性能的“决定性基因”
电池技术的每一次跃升,本质上依赖于金属材料体系的创新:
锂:核心战略资源,直接决定电池能量密度与成本结构,全球锂资源竞争白热化;
镍、钴:高镍正极成为提升续航能力的关键,钴削减技术持续推进但高端产品仍依赖其稳定性;
铜:导电组件不可或缺的材料,电网连接、电极集流体需求随电池规模化爆发式增长;
钠、磷:新兴技术路线关键元素,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开辟替代材料新战场。
投资洞察:关注技术迭代与资源布局双主线
电池行业长期成长逻辑明确,但需警惕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技术路线变迁风险。建议聚焦:
具备材料创新能力的电池厂商(如固态、钠离子技术领先者);
拥有上游资源布局或回收技术的材料企业。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