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预警铜价短期回调,长期看涨至10750美元,50%关税如何重塑全球铜市格局?
2025年7月1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在盘中一度下探至9598美元/吨,最终收报9619美元/吨,单日跌幅达0.25%。这一波动与高盛当日发布的铜价预测形成呼应:尽管短期下调8月LME铜价预期至9550美元/吨,但高盛仍维持2025年底铜价将达9700美元/吨的判断,并预测2026-2027年价格将分别升至10000美元/吨和10750美元/吨。这一看似矛盾的预测背后,是美国对铜征收50%关税的政策冲击与全球铜市结构性短缺的长期矛盾。
短期回调:关税政策引发市场震荡
高盛下调8月铜价预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的政策冲击。自7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该政策以来,全球铜市已出现显著分化:
✱ COMEX铜价飙升: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价因关税预期一度大涨超2%,美国本土铜价被推高;
✱ LME铜价承压:伦敦期铜则因贸易流向改变预期下跌,7月15日LME铜价收跌0.25%,与COMEX价差扩大至2560美元/吨,显示市场正在消化关税成本。
高盛指出,尽管美国提前进口大量铜以缓解8月后的供应压力,但关税仍可能导致全球铜贸易格局重构。智利、墨西哥等主要铜出口国已暗示将调整出口方向,转向亚洲和欧洲市场,这可能加剧区域性供需失衡。
长期看涨:供需缺口扩大支撑价格上行
尽管短期面临政策扰动,高盛仍维持对铜价的长期乐观预期,核心逻辑在于全球铜市正在经历结构性短缺:
✱供应端:资本开支不足与老矿衰减
增量有限:2025年全球铜矿增量预计仅28万吨,远低于2010-2020年年均50万吨的增速。主要增量来自蒙古Oyu Tolgoi、刚果Kamoa-Kakula等项目,但地缘风险(如刚果金政策变动)和资本开支不足(全球铜行业资本开支较2013年高点下降27%)制约产能释放;
存量萎缩:智利、秘鲁等主产国老矿品位持续下滑(全球铜矿平均品位较2010年下降15%),叠加极端气候和社区抗议(如秘鲁Las Bambas铜矿),现有产能稳产压力增大。
✱需求端:新能源革命驱动刚性增长
电动化浪潮:每辆电动汽车用铜量约80公斤(传统燃油车仅20公斤),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20%以上,直接拉动铜需求;
能源转型基建:光伏(每GW用铜5000吨)、风电(每GW用铜3000吨)装机增长,以及中国特高压电网、欧洲电网互联等项目,进一步扩大铜需求;
新兴市场增量:东南亚、印度等地区城镇化加速,建筑和家电领域铜需求温和增长。
✱数据印证:缺口持续扩大
2025年:全球精炼铜需求预计达2729万吨,供应缺口约10万吨;
2026-2027年:缺口分别扩大至7万吨和37万吨,供需矛盾逐年加剧。
高盛预测,2025-2027年LME铜价将逐级升至9500美元/吨、10000美元/吨和10500美元/吨,若供应中断或需求超预期,价格可能进一步上行。
关键变量:政策与技术的博弈
✱美国关税的“双刃剑”效应
短期成本转移:美国本土制造业(如汽车、电子)将承受铜价上涨压力,可能延缓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建设;
长期供应链重构:全球铜贸易流向被迫调整,区域化供应链可能替代全球化分工,增加物流成本并削弱效率。
✱替代风险与技术突破
铝替代:若铜价持续高企,铝在电缆等领域的替代可能加速,但导电性能差异限制替代空间;
再生铜潜力:目前再生铜占比约15-20%,长期依赖循环经济政策和技术突破,短期增量有限。
✱地缘政治与气候风险
主产国政策变动:智利、秘鲁的税收调整或出口限制,可能进一步压缩供应;
气候灾害冲击:极端天气频发威胁矿山生产,加剧供应不确定性。
后市展望:短期震荡,长期向上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需重点关注三大信号:
✱美国关税细则:若豁免名单或政策调整,可能改变全球铜贸易格局;
✱中国需求韧性:房地产下行压力与新能源政策强度的平衡,将影响全球铜需求中枢;
✱铜矿项目进展:蒙古Oyu Tolgoi二期、刚果Kamoa-Kakula扩建等项目的实际投产节奏。
高盛建议,2025年可关注COMEX-LME铜价套利机会,长期则需布局高成长铜矿企业及再生铜技术公司,以应对新能源时代的“铜荒”。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