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于7月12日正式宣布,将原定于7月9日到期的对等关税暂停令延长至8月1日,并通过关税信函对日本、韩国等14国加征20%-40%的关税。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加剧了全球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更在贵金属市场掀起波澜——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单周上涨4.2%,白银价格突破39美元/盎司,最新报39.01美元/盎司,日内涨1.56%;续创2011年9月以来新高,今年迄今涨幅扩大至35%。金银比价从历史高位104.5快速回落至86.3。这场由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共振引发的贵金属行情,正在改写传统的避险逻辑。
关税博弈:从单边施压到全球反制
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的税率与4月2日公布的“对等关税”框架基本一致,但政策执行逻辑已发生微妙变化。不同于4月通过行政令直接生效的模式,本次关税威胁以“谈判筹码”形式推出——若相关国家在8月1日前未能达成协议,美国将启动232条款调查,对进口商品加征永久性关税。这种“弹性威慑”策略导致日韩等传统盟友陷入两难:接受高关税将冲击汽车、电子等核心产业,而拒绝让步可能面临更严厉的贸易限制。
市场反应显示,投资者正从“短期利空出尽”转向“长期风险溢价”定价。COMEX黄金未平仓合约增加12%,其中看涨期权占比升至68%,反映市场对关税升级可能引发滞胀的担忧。更值得关注的是,白银的工业属性使其成为新能源与AI硬件升级的受益者,光伏银浆需求同比激增35%,推动银价涨幅超越黄金。
政策裂变: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双重传导
关税威胁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正在重塑市场结构。尽管6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对降息时点仍存分歧,但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举措,实质上通过抬高进口商品价格,为美联储提供了“通胀粘性”的合理化依据。这种政策组合拳导致市场出现罕见定价: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降至-0.8%,而铜金比价却逆势走强,暗示投资者同时押注“滞胀+再通胀”两种情景。
这种矛盾预期在贵金属市场催生特殊交易策略:做多黄金/做空白银的价差交易占比升至22%,反映市场对白银工业需求韧性的分歧。但中信建投等机构指出,随着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突破百万台,白银在半导体导电层的应用将突破传统光伏需求天花板,金银比修复具备中期逻辑支撑。
市场重构:从“抢出口”到“成本重构”
关税政策的“预期差”正在改写商品定价体系。以铜为例,尽管美国宣布8月1日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但LME库存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反而呈现“软逼仓”特征——COMEX库存单周下降18%,而沪铜持仓量增加15%。这种反常现象源于贸易商的套利策略:通过保税区转口贸易,将原本运往美国的铜材转向东南亚中转,利用区域价差获取无风险收益。
贵金属市场同样呈现结构性变化。黄金ETF持仓量连续三周增加,但央行购金速度放缓,显示机构投资者更倾向通过衍生品对冲政策风险。而白银的散户投资热情高涨,全球白银ETF持仓量突破1.2亿盎司,创2021年以来新高。这种“机构避险+散户投机”的组合,使得白银波动率攀升至2022年以来的峰值。
未来推演:三大临界点的博弈
关税落地临界点:8月1日美国若对日韩加征关税,可能引发亚洲供应链二次重构,刺激贵金属避险需求;
降息节奏临界点:7月25日美联储议息会议若释放“9月降息”信号,或触发白银补涨行情;
技术替代临界点:钙钛矿电池商业化进程若超预期,可能颠覆白银在光伏领域的需求逻辑。
市场展望:
贵金属短期或维持高位震荡,但中长期定价逻辑正从“单纯避险”转向“滞胀+技术迭代”的复合驱动。建议关注黄金矿业股(如纽蒙特、巴里克)的防御属性,以及白银加工龙头(如豫光金铅)的弹性机会。当政策迷雾散去,贵金属作为“逆全球化+能源革命”双驱动的核心载体,其战略配置价值或将迎来重估。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