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国内白银市场迎来短期回调。长江现货1#白银均价报9120元/千克,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0元;截止11:00沪白银主力合约2510下跌59元报9125元/千克,单日跌幅达0.64%,盘中一度下探至9100元/千克附近。尽管日内走势偏弱,但年内白银价格仍累计上涨超35%,工业需求与降息预期构成的长期支撑逻辑未改。
日内回调:美元走强叠加获利了结压力
今日白银行情呈现“高开低走”态势,早盘沪银主力合约一度逼近9200元/千克,但随后震荡下行。分析人士指出,三大短期因素引发本轮调整:
1.美元指数反弹压制金属价格
隔夜美国公布的6月零售销售数据超预期(环比增长0.8%,高于预期的0.5%),显示消费韧性仍存,推动美元指数上涨0.3%至98.25。由于白银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直接削弱其价格吸引力。
2.技术面触发获利了结
沪银主力合约在9200元/千克附近面临强阻力位,部分多头选择在关键点位锁定利润。数据显示,今日白银期货持仓量减少1.2万手,显示短期资金有撤离迹象。
3.工业金属整体承压
受中国二季度GDP增速放缓(同比5.8%)影响,铜、铝等工业金属今日集体下跌,市场风险偏好回落拖累白银跟跌。
长期支撑:工业需求与降息预期构成“双引擎”
尽管日内回调,但白银的长期上行趋势仍被机构看好,核心逻辑在于:
1. 工业需求持续扩张
世界白银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工业用银需求预计达6.1亿盎司(约1900吨),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其中:
光伏领域:每GW光伏组件需用银浆约30吨,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350GW,直接拉动白银需求超1万吨;
新能源汽车:每辆新能源车用银量约25-50克(传统燃油车仅15克),用于电池导电、电子控制系统;
5G与AI:数据中心服务器、人工智能硬件的普及,进一步扩大电子元器件用银量。
2. 降息预期降低持有成本
美联储官员近期释放偏鸽信号,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四季度将启动降息。由于白银不生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通胀)下行会降低持有白银的机会成本。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若美联储年底降息50个基点,白银价格有望突破3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9600元/千克)。”
3. 避险属性提供安全垫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叠加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反复,资金持续涌向黄金、白银等传统避险资产。值得注意的是,白银的波动性高于黄金(历史波动率约25% vs 15%),在风险事件中常被用作对冲工具。
后市展望:关注两大关键变量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需重点关注:
美国7月PMI数据:若制造业指数持续萎缩,可能强化降息预期,利好白银;
中国工业政策动向:房地产下行压力与新能源政策强度的平衡,将影响工业用银需求中枢。
技术面上,沪银主力合约需关注9100元/千克支撑位,若有效企稳,仍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格局;若跌破,则需警惕进一步回撤至8900元/千克区域。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