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9 日,国内白银行情强势爆发,现货与期货价格同步大幅冲高。长江现货 1# 白银均价报 10765 元 / 千克,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250 元;截至 11:00,沪白银主力 2512 合约报 10855 元 / 千克,单日涨幅达 3.13%,劲升 329 元,创近期价格新高。这一波涨势背后,是美联储政策预期、牛市情绪传导与跨市场联动形成的多重合力。
核心驱动:降息预期与牛市情绪双重催化
此次银价飙升首先源于宏观流动性预期的持续升温。尽管 9 月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后,主席鲍威尔表态偏鹰,但市场对 10 月继续降息的预期未减,且点阵图显示年内仍有 2 次降息空间,这种宽松预期持续弱化美元吸引力,利好贵金属估值提升。与此同时,著名经济学家洪灏近期提出的 “牛市已至” 论断持续发酵,其强调的 “再通胀周期开启” 与 “稀缺资产价值重估” 逻辑,正推动资金向金银等贵金属板块倾斜,银矿股关注度同步上升。
从市场情绪看,洪灏提及的 “大量资金尚未入场” 的分歧状态,反而成为行情延续的潜在动力。今日白银价格突破后,不少观望资金开始入场,进一步放大了涨幅,形成 “价格突破 — 资金跟进” 的正向循环。
需求支撑:工业韧性强化基本面托底
除金融属性驱动外,白银工业需求的韧性为价格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作为新能源、电子等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开工率维持高位,光伏、动力电池等领域对白银的刚性需求持续释放。此前铝价等工业金属的震荡偏强走势,已印证装备制造业需求回暖,这种复苏态势正逐步传导至白银等关联品种。
后市展望:关注降息落地与资金持续性
对于后续行情,市场普遍认为在宏观利好未兑现前,银价仍具上行空间。若 10 月美联储降息落地,叠加牛市情绪扩散,沪银主力有望向 11000 元 / 千克关口发起冲击。但需警惕短期风险:一是鲍威尔此前 “不急于快速降息” 的表态可能抑制市场预期,二是 “十一” 假期前部分资金或提前获利了结,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