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黄金市场遭遇“黑色时段”——国际现货黄金(伦敦金现)跌破3410美元/盎司关键关口,日内暴跌超22美元,最低触及3373.66美元/盎司,跌幅0.39%;国内黄金现货(Au9999)同步下挫1.76%,报774.66元/克;期货市场沪金主力合约收跌1.62%,报778.7元/千克。金价为何突然“跳水”?短期走势又将如何演绎?
当前价格表现:内外盘联动下挫,短期避险情绪降温
从数据看,黄金的“急跌”是内外盘共振的结果。国际层面,伦敦金现失守3410美元支撑位,创近3周新低;国内现货与期货跌幅虽略小于国际市场因人民币汇率波动部分抵消,但同样跌破关键心理价位。这一走势直接反映了市场对短期避险需求的重新评估——此前因地缘冲突、政策不确定性推升的“恐慌买盘”正在降温。
宏观面多空博弈:地缘风险与经贸缓和的“拉锯战”
利多因素:地缘不确定性仍存
美国第三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剧国际规则体系混乱预期,黄金作为“非信用货币”的战略价值被强化;
泰柬边境冲突、俄乌局部换俘等事件虽未扩大,但持续释放“地缘碎片化”信号,资金对黄金的“尾部风险对冲”需求仍在。
利空因素:经贸缓和压制避险情绪
中美瑞典经贸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等对话推进,释放“合作信号”,若后续取得实质性成果(如关税缓和、技术限制放松),可能削弱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降低黄金的短期避险买盘;
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临近(7月29日至30日举行),市场普遍预期“维持高利率但措辞偏鸽”,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的波动趋缓,黄金的“利率压制”压力暂时缓解,但上行动能也因缺乏强催化而受限。
短期黄金走势将取决于“地缘风险是否升级”与“经贸谈判成果”的角力。若地缘冲突未进一步扩大、经贸对话取得进展,金价或维持震荡调整;若黑天鹅事件如中东局势恶化、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激增突发,避险情绪可能快速升温,推动金价反弹。
供应端:全球矿产金产量保持稳定,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环比下降,主要因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因本币汇率企稳,减少了外汇储备中的黄金配置。
需求端:投资需求,黄金ETF持仓量连续两周下降,反映机构投资者对短期金价的谨慎态度;但零售端如银行纸黄金、互联网黄金理财因“抗通胀”需求,仍有零星流入。
珠宝消费:中国、印度两大黄金消费国的实物需求韧性较强。国内方面,7月进入传统婚庆旺季,金饰销量环比微增;印度受季风季结束、节日季临近影响,黄金进口量同比小增,支撑实物金价格。
工业需求:电子、新能源领域如芯片封装、光伏导电银浆对黄金的需求保持稳定,但占比仅约8%,对整体价格影响有限。
主流黄金饰品价格趋势:短期跟跌,长期受成本支撑
国内主流金饰品牌(如周大福、老凤祥)的零售价格与国际金价高度联动。7月24日,周大福足金饰品报价约798元/克(较前一日下跌15元/克),老凤祥同类型产品报795元/克,均创近1个月新低。但需注意,金饰价格包含工费(通常占售价的15%-20%),实际纯金成本占比约80%,因此短期金价下跌对终端消费的刺激有限——消费者更倾向于“观望等待”,而非大规模抢购。
长期看,全球矿产金成本维持在1800-2000美元/盎司区间(国内约450-500元/克),叠加央行持续购金、消费需求韧性,黄金的“底部支撑”较强,大幅下跌空间有限。
短期走势预测:震荡调整,关注两大关键变量
综合宏观、供需与技术面因素,短期(1-2周)黄金价格或维持“震荡偏弱”格局,核心运行区间预计为:国际现货黄金3350-3450美元/盎司,国内现货Au9999 波动区间在765-785元/克。
关键变量:
地缘事件:7月25日泰柬冲突是否有扩大迹象、美国大选民调变化(特朗普支持率若回升,可能加剧政策不确定性);
经贸谈判:中美瑞典会谈是否释放“关税减免”信号、中欧投资协定是否有实质性进展;
美元指数:若美元因美联储“鹰派表态”反弹(突破99关口),可能压制金价;反之则提供支撑。
操作建议:普通投资者可关注回调后的配置机会(如国内金价跌至770元/克以下),但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实物金消费可结合婚庆、节日需求,逢低分批买入,避免追高。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