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稀土永磁"锁喉"动力,固态电池"破防"储能,谁在抢夺金属新热潮?

2025-07-03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rlc666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在全球"双碳"浪潮下,新能源赛道正上演着一场隐秘的"金属战争"——一边是稀土永磁材料支撑着风电、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心脏",另一边是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或将重构储能市场的"能量规则"。这两大看似独立的产业,却因对稀有金属的深度依赖,形成了交织的产业链命运共同体。
稀土永磁:新能源"动力心脏"的稀缺密码​
稀土永磁材料(以钕铁硼为核心)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其矫顽力、磁能积等性能直接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功率密度。数据显示,一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需消耗0.5-1kg钕铁硼,而单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用量更高达3-5吨。
需求端: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爆发​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态势,直接拉动稀土永磁需求增长;风电领域,"十四五"规划明确海风装机目标1.2亿千瓦,对应钕铁硼需求年增超2万吨。更关键的是,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正加速布局"永磁同步电机+800V高压平台",进一步推高高性能钕铁硼(BHmax≥50MGOe)的需求占比。
供给端:资源瓶颈与地缘博弈加剧​
全球稀土储量中,中国占比37%(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江西),但轻稀土(镧铈)过剩与重稀土(镝、)短缺并存——镝作为提升磁材耐高温性的关键元素,中国占全球储量的90%以上,却因环保限采导致年供应量仅5000吨左右。海外方面,美国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莱纳斯项目虽扩产,但重稀土分离技术依赖中国,全球供应链"中国主导"格局短期难改。
龙头企业: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北方稀土​:全球最大轻稀土龙头,依托白云鄂博矿资源优势;
​金力永磁​:绑定特斯拉、比亚迪核心电机厂;
​正海磁材​:聚焦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材,产品耐温性突破200℃,获大众、蔚来自主品牌定点。
固态电池:下一代储能的"金属革命"​​
如果说稀土永磁是新能源的"动力心脏",固态电池则是储能领域的"能量引擎"。其通过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材料,理论上可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以上(当前液态电池约250Wh/kg),彻底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与"安全痛点"。
固态电池对锂、钴、镍的需求更"苛刻"——单GWh半固态电池需消耗800吨碳酸锂(液态电池约600吨),钴用量因采用高镍正极(NCMA)提升至150吨(液态电池约120吨)。更关键的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如Li7La3Zr2O12)需用到镧、锆等稀土元素,而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依赖锗、钛等小金属,资源稀缺性或成产业化瓶颈。
龙头企业:上下游联动抢滩赛道​
宁德时代​:布局"锂矿-正极-电解液-固态电池"全产业链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华友钴业​:通过收购印尼镍矿、布局三元前驱体,锁定固态电池高镍正极原材料。
双板块共振:金属链的"共生与博弈"​​
稀土永磁与固态电池看似分属"动力"与"储能",实则共享一条"稀有金属-高端制造-新能源应用"的产业链。例如:
锂资源​:既用于固态电池正极,也用于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中的酸洗工艺(消耗少量工业级碳酸锂);
​镍钴​:高镍三元正极是固态电池核心,而镍钴回收技术(如湿法冶金)可提取稀土伴生元素,形成资源循环;
​镧铈稀土​:虽在高性能磁材中用量少,却可作为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如La掺杂氧化锆)提升离子电导率,实现"低价值金属高值化利用"。
这种共生关系也意味着,两大板块的景气度将高度绑定——若稀土供应因政策收紧短缺,固态电池成本将因电解质添加剂涨价承压;反之,若固态电池规模化降低锂需求预期,或反哺稀土永磁的原料保障。
结语:谁在定义下一个十年?​​
从风电电机的嗡鸣到电动车加速的轰鸣,从手机电池的轻薄到储能电站的巨擘,稀土永磁与固态电池正以"金属"为笔,在新能源版图上书写新的规则。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重稀土分离技术突破""半固态电池量产进度""海外资源国政策变动"三大变量,或许能在这场"金属战争"中抓住先机。毕竟,在新能源的赛道上,谁掌握了稀缺金属的定价权,谁就握住了未来十年的"能源钥匙"。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