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热爆了!库存告急需求旺盛 新一轮上升通道布局正当时?
钴,这一曾经低调的战略金属,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重回市场焦点。钴,作为一种银灰色、兼具优良延展性与磁性的过渡金属,钴已成为“能源转型”和“高端制造”的双重核心战略金属。 其需求正从传统的工业领域,迅猛转向新能源汽车电池和航空航天科技等高增长赛道,这也正是其价格波动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的根本原因。截至10月10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现货市场1#钴均价飙升至35.5万元/吨,单日暴涨4000元,创下近年新高。这波行情并非短期波动,背后究竟是短期供需错配,还是长期趋势的起点?本文将深度解析钴市场背后的逻辑与未来走向。
【刚果(金)供应危机持续发酵:缺口难补,库存见底】
作为全球重要钴产量的来源地,刚果(金)的出口配额制度(2025年10月15日实施)并未缓解供应紧张。尽管禁令解除,但中小矿山复工率低、清关延迟等问题导致10月国内钴原料到港量同比减少。行业数据显示,全球钴库存已降至历史极低水平,而首批新发货到港需至少2个月,短期内市场缺货状态难以缓解。
【需求端“双轮驱动”:消费电子+新能源爆发式增长】
AI设备与换机潮推动钴酸锂需求:头部企业钴酸锂出货量同比增超50%,折叠屏手机、AR、VR设备带电量提升进一步拉动需求;
三元电池渗透率回升:9月动力电池企业钴采购量环比增长态势,高镍路线虽降低单钴耗,但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支撑总量需求;
工业领域需求坚挺:航空航天、军工领域钴基高温合金订单持续增加,形成需求新支点。
【产业链情绪升温:惜售、囤货与价格传导顺畅】
钴企库存升值与计价系数提升带来超预期利润弹性,冶炼厂暂停报价、贸易商囤货待涨行为加剧现货紧张。值得注意的是,成本压力已顺利传导至下游,正极材料企业通过提价消化压力,而终端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车企业对涨价的接受度超预期。
【长期趋势:供需缺口扩大,战略地位凸显】
供应增速滞后于需求:2025年全球钴需求增速预计达12%,供应增速仅6%,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技术替代有限:无钴电池与再生钴回收仍处早期,短期内无法撼动钴在高端电池和合金中的不可替代性;
政策加持勘探开发:国内新一轮找矿行动聚焦钴矿,但低品位资源开发技术突破仍需时间。
【后市展望:高位震荡延续,长期看涨动能充足】
短期:消费电子旺季叠加供应恢复缓慢,钴价或维持在35-38万元/吨区间,若运输受阻可能突破40万元/吨;
长期:钴价中枢有望稳居35万元/吨以上,固态电池产业化及新兴消费电子需求将进一步推高价格。
相关龙头企业
洛阳钼业
作为全球领先的钴生产商,公司重点布局位于刚果(金)的TFM与KFM两大世界级铜钴矿项目。
华友钴业
公司构建了“钴资源-冶炼加工-材料制造-循环回收”的一体化产业格局,核心业务覆盖钴镍锂等新能源金属的全产业链。与特斯拉、LG新能源等国际领先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在钴原料供应保障方面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结语:钴价上涨已从“供应驱动”转向“需求+战略资源双逻辑支撑”,中国作为全球76%精炼钴产能的主导者,需持续强化海外资源布局与技术攻关,以应对供应链风险与长期需求增长。这一轮行情,或许只是钴作为“绿色能源金属”价值重估的开始。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