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小幅回调,全球动力电池‘暗战’升级:谁在上游卡脖子,谁在下游掀桌子?
2025年8月27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区间为73,000-79,200元/吨,均价报76,1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元/吨。
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波动及锂盐产能释放节奏,市场呈现供需阶段性博弈特征。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增速分化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但高镍三元电池占比增速有所放缓。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高镍三元材料产量同比增幅为18%,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的26%。储能领域需求则呈现结构性增长,海外工商业储能项目招标量环比增长12%,推动电池级氢氧化锂在储能领域的消费占比提升至15%。
供应端:产能释放与成本支撑形成拉锯
国内氢氧化锂产能持续扩张,主要集中在江西、四川等锂云母资源富集区域。然而,锂云母提锂工艺的杂质控制难度导致部分企业产品一致性不足,高端电池级氢氧化锂供应仍依赖进口锂辉石路线。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氢氧化锂进口量环比增长8%,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精矿提纯产品占比达62%。
国际市场联动与贸易政策影响
欧洲市场因碳关税政策升级,对氢氧化锂产品的碳足迹追溯要求趋严。与此同时,韩国LG新能源与日本松下等企业加速布局北美市场,但要求供应商具备本地化供应能力。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本土化产能的补贴政策,促使部分中国厂商考虑在墨西哥、加拿大建设精炼基地,以规避贸易壁垒。
短期来看,9月下游排产旺季或带动需求边际回升,但产能释放压力仍存。中长期而言,具备低成本资源布局、高纯度产品量产能力及海外渠道优势的企业将主导市场,行业集中度有望从当前的65%提升至80%。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