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上海电气与宁德时代共谋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合作,或将共同致力零碳科技创新应用

2025-08-19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huangzw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2025年8月18日下午,宁德时代与上海电气集团在上海举行高层会谈,双方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协同、零碳园区建设、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及国际市场开拓达成共识。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在从单一技术突破向全链条生态整合,试图以高端装备、清洁能源双轮驱动模式,重塑全球能源产业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领域领跑者,近年来加速向储能系统、电池回收以及多场景能源服务商转型,技术布局已经覆盖电芯制造、光储一体化系统等全链条。上海电气依托高端装备制造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厚积累,在风电装备、储能系统集成及大型工程领域占据优势。

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会谈聚焦三维度:一是整合新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将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与上海电气的系统集成能力结合,覆盖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二是联合攻关零碳关键技术,探索储能系统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例如通过智能化算法优化工业场景的能源使用效率;三是协同开拓国际市场,借助宁德时代的海外产能布局与上海电气的工程服务网络,参与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竞标。

产业趋势来看,全球新能源市场正经历规模扩张向技术主导转变,欧盟碳关税机制与各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倒逼企业加速技术迭代,而中国在光伏、储能领域的产能优势亟需通过产业链协同转化为标准话语权。此外,双方在零碳园区建设上的协同,或将探索“光伏屋顶+储能调峰+绿氢制备”的闭环模式,一定程度上,为高耗能工业区提供脱碳样板。

海外市场面,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已在欧洲、东南亚布局生产基地,上海电气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接了多个电力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近期与中国石化合作推进换电站建设,而上海电气在氢能储运装备领域的技术储备,可能为双方在交通与能源交叉领域创造协同效应。

然而,技术标准差异可能成为国际化的障碍,欧美市场对储能系统安全性的认证要求严苛,而中日韩企业的快充技术路线与欧洲液流电池路线存在竞争。此外,双方在供应链上的整合尚不明朗,宁德时代是否向上海电气开放电池核心专利授权,或上海电气能否为宁德时代提供定制化工业机器人产线,将决定合作能否真正实现“1+1>2”。

短期看,与储能系统集成、工业自动化相关的上市公司可能受资金关注;中长期而言,若双方能形成可复制的海外项目模式,将带动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配套产业链企业受益。若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或氢能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盈利前景可能承压。

【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