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预期超92%与政策扰动共舞:短期铜价或维持"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格局
核心逻辑:美联储降息与特朗普政策博弈下的铜价平衡术
2025年8月8日,铜价在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92%与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于78450元/吨附近呈现震荡格局。这一价格点位既反映了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乐观预期,也暗含对贸易摩擦升级的谨慎情绪,形成"宏观预期向上,微观供需向下"的矛盾拉锯。
早盘行情:沪期铜主力2509合约高位横盘震荡,截至10:40分最新价报78450元/吨,上涨70元,涨幅0.09%;现货市场成交清冷,持货商挺价出货,因临近周末,部分商家有抛货回笼资金需求,促使市场流通压力上升,现货升水继续承压调整。下游刚需入场,实际交易动能疲弱,谨慎观望为主,交投氛围趋冷。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电解铜均价报78640元/吨,较昨日微涨40元/吨,现货升水收窄至220元/吨;
具体分析来看:
宏观驱动因素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宽松利好铜价
经济数据疲软倒逼降息:美国7月非农生产率初值2.3%(低于预期2.5%)、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2.6万(前值21.8万),显示劳动力市场降温,叠加ISM服务业PMI低迷,强化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押注;
美元指数承压,商品属性受益:降息预期推动美元指数自1.5周低点反弹至98.25,但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未改,持有铜等非美元资产的机会成本降低,理论上对铜价形成支撑。
宏观驱动因素二:特朗普政策扰动,风险偏好受压制
关税威胁与美联储独立性争议:特朗普解雇劳工官员、计划任命鸽派理事,叠加对多国加征关税及半导体100%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及美联储政策连贯性的担忧;
资金谨慎情绪蔓延:投资者采取"高位获利了结"策略,限制铜价上行空间,伦铜3月期价在9690美元/吨附近遇阻,沪铜主力合约则围绕78000-79000元/吨区间波动。
供需基本面:进口韧性VS矿端扰动,多空因素交织
需求端亮点:中国7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48万吨(同比+9.6%),淡季进口超预期显示电网投资、新能源等领域需求韧性;
供应端隐忧:智利矿难停产加剧矿端紧张,国内铜精矿TC维持低位(40美元/吨以下),反映当前矿紧格局未变;
库存与升贴水信号:海外LME库存增量明显,国内升贴水受淡季消费疲软影响持续承压,但国内社库小幅去化,库存水平仍处在相对低位,暗示现货市场供需矛盾暂不突出。
技术面与资金流向:震荡格局下的操作策略
价格波动特征:沪铜主力合约日线级别呈现"涨跌交替"形态,78450元/吨成为短期多空分界点,需突破该价位才能打开方向选择;
持仓与资金动向:前20席位净多单减少,显示主力资金趋于谨慎,但低位社库仍吸引部分抄底资金入场。
个人观点:铜价或维持"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格局
当前铜市处于"流动性宽松预期"与"政策不确定性"的平衡状态,短期内难以形成趋势性行情。建议投资者:
多头配置:若降息落地后新能源订单加速释放(如光伏、电动车领域),铜价或突破79000元/吨;
空头配置:若特朗普关税细则对铜材加征15%以上关税,或引发阶段性回调至77000元/吨附近。
风险提示
特朗普政策落地节奏:关税细则公布时间及范围存在超预期可能;
新能源需求兑现度:若"金九银十"旺季消费不及预期,铜价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矿端供应恢复速度:智利矿难处理进展及缅甸佤邦复产节奏或改变供需平衡表。
结语: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与特朗普政策扰动的双重背景下,铜价正经历一场"预期与现实"的博弈。投资者需在震荡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利用期权工具(如跨式组合)对冲波动风险,同时密切关注新能源产业链需求变化及政策面边际动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