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固态电池:新能源变革先锋,金属材料撑起一片天?

2025-08-11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rlc666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固态电池:重构新能源电池性能边界​​,固态电池以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安全性​​:固态电解质不可燃、耐高温,彻底消除热失控风险;
​​能量密度​​:当前量产产品超300Wh/kg(实验室达400-500Wh/kg),支撑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
​​循环与快充​​:循环寿命超1500次(高温环境800次),部分产品支持18分钟快充80%,接近燃油车补能效率。
近期比亚迪、国轩高科下线的60Ah车规级电芯(能量密度超350Wh/kg),进一步验证技术落地可行性,推动行业从“实验室”向“规模化”加速迈进。
金属材料:固态电池性能的核心支撑​​,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依赖多类金属材料的协同优化,需求结构正发生显著变化:
锂​​:能量核心,需求爆发式增长。全固态电池锂用量提升,供应稳定性与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成本。
​​镍​​:能量密度关键。固态电池突破液态电池镍用量限制,高镍、超高镍正极成主流。
​​钴​​:性能稳定剂。虽部分体系降低用量,但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仍需钴保障正极结构稳定性。资源稀缺性与开采环境问题倒逼低钴/无钴技术攻关。
​​锰​​:成本平衡者。富锂锰基材料(理论比容量300-400mAh/g,为NCM811的1.5倍)兼具低成本与高电化学性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企业研发的中试线预计2026年量产。
​​锆​​:电解质优化剂。石榴石型LLZO(锂镧锆氧)因高离子电导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电解质,但其原料锆矿我国进口依赖度超90%。
挑战与机遇:商业化进程加速​​,当前固态电池大规模商用仍面临两大瓶颈:
成本​​:全固态电池材料成本为液态电池3-5倍,推高车型售价;
​​技术​​: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接触差、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等问题待解。
但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的高性能电池刚需,叠加政策支持(中国“十四五”重点研发、欧盟“电池2030+”计划),加速技术迭代:
材料端:硅碳负极渗透率2025年或超20%,锂金属负极循环寿命突破4000次;
产业端:车企计划2026-2028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储能领域或成首批商用场景。
​​总结​​:固态电池有望3-5年内实现规模化商用,其技术突破将重塑锂、镍、锰等金属材料需求格局,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