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钠电破局!亿纬锂能3万次循环储能系统商用,碳排放较锂电直降42%

2025-09-26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yangxf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近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首套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湖北荆门基地完成并网调试,正式转入商业化运行阶段。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头部电池企业在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上迈出关键一步,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该储能系统由亿纬锂能完全自主研发设计,核心电芯采用公司自主开发的 NF155L 钠离子电池,依托独特的 NFPP 体系实现性能突破。公开数据显示,这款电芯具备五大核心优势:循环寿命突破 3 万次以上,远超常规储能锂电池;宽温域适应性覆盖 - 40℃至 + 60℃,可满足高寒地区、 desert 型电站等全场景电力储能需求,相关性能指标在国内头部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绿色低碳领域,该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 —— 通过优化电池化学体系与环保制造工艺,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同类锂离子电池降低 42% 以上,完美契合 “双碳” 目标下储能产业的低碳发展要求。系统层面更构建了多重安全防线:极端工况下可燃性气体产气量显著降低,配合包级、柜体双重消防设计,从源头遏制燃爆风险,同时支持 0% SOC 超长存储,大幅提升运维安全性。​

“这套 180kWh 钠离子储能系统的并网运营,是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验证。” 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系统实现从电芯到柜体的全链条自主制造,核心器件 100% 自产自研,可直接适配现有锂电储能产线,为快速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市场中,锂离子电池占比高达 97%,钠离子电池因产业化进程较晚占比不足 1%。此次亿纬锂能的技术落地,恰逢《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实施关键期,政策明确鼓励多元技术路线探索。业内分析认为,该系统的商业化运行将为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分布式电站等场景的应用提供示范样本,加速推动储能产业从 “锂电主导” 向 “多元互补” 转型。​

作为国内储能电池龙头企业,亿纬锂能此前已实现储能专用锂电的满产运营。此次钠电技术的突破,进一步完善了其 “锂 + 钠” 双技术路线布局,为应对动力电池技术迭代与资源价格波动构建了双重保障。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