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马来西亚终裁对印日韩镀锡钢征收五年反倾销税

2025-05-13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fengdm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5月13日,马来西亚贸易部正式宣布对原产于印度、日本和韩国的镀(涂)锡铁或非合金钢扁轧产品征收最终反倾销税,税率维持初裁水平,该措施自5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

此次反倾销调查始于2024年8月,马来西亚本土镀锡板生产企业Perstima Berhad指控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的同类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倾销,导致当地产业遭受实质性损害。

2025年1月,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发布初裁,对上述四国企业征收2.52%-36.80%的临时反倾销税,其中日本企业的税率最高达36.8%,韩国企业为28.66%-35.43%,印度为27.88%,而中国企业税率则呈现差异化(2.52%-18.18%)。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终裁仅针对印度、日本和韩国,中国未被列入最终征税名单。

分析认为,这或与中国部分企业初裁期间通过积极应诉、提交证据获得较低税率有关,例如宝山钢铁的税率仅为2.52%,远低于印度和日韩企业。

然而,马来西亚政府强调,终裁结论基于对倾销幅度和产业损害的再评估,最终税率与初裁一致,旨在为本土企业提供“必要的喘息空间”。

镀锡板作为食品包装、电子元件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其贸易流动直接牵动下游制造业成本。

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重要的钢铁加工和转口贸易枢纽,此次征税将对区域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

​​日本与韩国:技术优势遭遇成本压力​​

日韩企业凭借高端镀锡板生产技术,长期主导东南亚高端市场。但36.8%的税率将显著削弱其价格竞争力。以日本新日铁为例,其出口马来西亚的镀锡板成本预计增加近四成,或迫使其转向越南、泰国等尚未征收高额关税的市场。

​​印度:低端产能出口通道收窄​​

印度钢铁出口以中低端产品为主,2023/24财年对马出口量仅3.6万吨,同比下降78%。尽管终裁对其整体出口影响有限,但27.88%的税率仍将挤压利润空间,加速印度钢企向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转移。

​​马来西亚本土产业:短期保护与长期挑战​​

Perstima作为马来西亚唯一镀锡板生产商,将直接受益于进口替代。然而,本土产能能否满足需求存疑——2023年马来西亚镀锡板进口量占消费量的65%,短期内恐推高下游罐头、包装等行业成本。此外,本土企业技术升级滞后,若未能利用五年保护期提升竞争力,未来或面临更严峻的进口冲击。

​​全球钢铁贸易的“多米诺效应”​​

马来西亚的终裁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以来,美国、欧盟、越南等多国密集对中国、土耳其等钢铁产品加征关税或延长反倾销措施。例如:美国对华香兰素、低速载人车辆等产品征收最高478.09%的临时反倾销税;欧盟对华赤藓糖醇终裁税率达233.3%,并对卡客车轮胎维持35.74欧元/每单位的反倾销税;越南对华预应力钢绞线终裁税率10.48%-28%,同步覆盖马来西亚和泰国产品。

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粗钢产能过剩量达4.2亿吨,新兴市场产能扩张与传统工业国保护主义政策叠加,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马来西亚的终裁可能引发东南亚其他国家效仿,印尼、泰国等或启动类似调查,形成区域性的贸易壁垒网络。

短期看,反倾销税将加剧全球钢铁市场的区域化分割,企业需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分散风险。长期而言,绿色低碳转型或是破局关键。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进入实施阶段,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亦酝酿碳关税政策。钢企若能在电弧炉技术、氢能炼钢等领域取得突破,不仅可降低贸易壁垒冲击,还能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