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网

多晶硅价格强势反弹,光伏上游产业链将迈入供需再平衡阶段?

2025-09-03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huangzw
短信订阅

看第一时间报价

数据通

查价格数据和走势

有色通

建商铺做产品买卖

2025年9月2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多晶硅报价区间攀升至48,000-49,000元/吨,均价较前一交易日大涨2,000元/吨至48,500元/吨,创近阶段性新高。

价格修复是否意味着光伏上游产业链将迈入供需再平衡阶段?

供给端,产能出清与自律约束共振
经历持续亏损后,多晶硅企业通过行业自律公约主动收缩产能释放节奏。头部企业明确表态不低于成本价销售,监管部门也将严查恶性价格竞争。
市场供给从无序扩张转向理性收缩。代表性企业协鑫科技披露,旗下主导并购计划拟关停部分抵消产线,并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开工率。
能耗指标收紧推高边际生产成本,企业普遍通过技改提升综合能效,行业总产能虽仍超325万吨,但有效产能因限产政策缩减至250万吨以下,与全球250GW光伏装机需求逐步匹配。

需求端:装机旺季激活产业链弹性 
三季度光伏装机传统旺季叠加分布式政策补贴落地,终端需求呈现脉冲式增长。硅片企业开工率预计回升,带动多晶硅周度采购量增长。
组件厂商为应对四季度抢装潮提前备货,库存消化速度加快,海外新兴市场装机需求超预期,中东、拉美地区订单占比提升,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 

市场: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理顺 
多晶硅价格重返行业平均现金成本线(45,000元/吨)上方,头部企业率先扭亏为盈。期货市场同步走强,市场看涨情绪浓厚。但下游组件企业仍面临成本压力,价格传导存在1-2个月时滞风险。 

政策端:去产能与收储预期形成强支撑 
工信部联合行业协会出台《光伏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指引》,严控新建项目审批并建立产能置换机制,明确要求新建产能需配套先进技术。
市场传闻新一轮战略收储计划即将启动,若落实将直接消化百万吨级库存。地方层面,内蒙古、云南等地实施阶梯电价政策,倒逼低效产能退出。
监管部门同步加强反低价倾销执法,8月查处违规企业12家,市场秩序显著改善。 

宏观:能源转型加速重塑产业格局 
全球碳关税壁垒抬升背景下,光伏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获得政策倾斜。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实施后,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成本优势扩大3-5个百分点,上半年对欧出口额同比增长45%。
国内风光大基地二期项目加速并网,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进入考核期,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有望突破250GW。
 
后市展望:盈利修复持续性待观察 
短期来看,多晶硅价格或维持在48,000-55,000元/吨区间震荡,颗粒硅与棒状硅价差可能进一步扩大。若9月限产措施全面落实且收储计划落地,价格中枢有望上移至50,000元/吨以上。
但中长期需警惕产能过剩阴影重现——目前规划的2026年多晶硅产能仍高达400万吨,若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价格反弹或难持续。
建议关注具备成本优势的颗粒硅企业、超薄硅片技术领先者,以及海外布局完善的组件龙头。行业真正的反转,仍需等待产能出清与需求增长的实质性共振。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相关文章

取消
Document

客服电话 :15805918000

加关注